週六. 1 月 25th, 2025 6:15:46 PM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暑期考古小劇場,首次公開播放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臺中地層就像是一本無字天書,經由考古學家的工作成果與發現讓民眾閱讀、瞭解腳底下許多精彩故事。臺中市文化資產處製作拍攝《臺中遺址搶救發掘與試掘紀錄片》,首次公開播放,暑假期間每週六、日上午10點起在清水區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視聽室定時放映,每天5場次,帶民眾一窺考古奧秘。

文資處表示,考古遺址通常因工程開發而被發現,經開發單位通報文化資產單位後,由考古學家評估進行發掘搶救,《臺中遺址搶救發掘與試掘》記錄考古團隊挖掘清水中社遺址、惠來遺址、潭子頭家厝遺址、大慶街疑似遺址、頂橋仔疑似遺址、麻糍埔疑似遺址(已於2013年指定為市定考古遺址)的珍貴影像資料。

片中可見包括清水中社遺址發掘搶救番仔園文化68具人骨,片中清晰可見俯身葬的人骨、成堆的獸骨,說明自古就有人們在此地生活,形成聚落。位於13期市地重劃區的麻糍埔遺址,出土臺灣史前最大陶罐,直徑達84公分,目前展示於科博館,本片也記錄遺址搶救發掘、出土遺物陶片修復的過程。頂橋仔疑似遺址位於中興大學宿舍區,推測為3000年前綠川與旱溪之間的河川聚落,出土了許堆石刀與網墜和獸骨,顯示人類的漁獵活動型態。

文資處指出,透過這支紀錄片,可讓民眾認識何謂考古試掘,分辨與考古搶救發掘有何不同;看考古團隊如何發現史前現象,並將記錄史前現象的出土遺物剝取、搬運,做為日後研究與展示教育之用;聽考古學家講解,如何分辨文化層堆積,如何透過考古遺物比對地理位置,追溯沒有文字記載前的歷史,並認識祖先的祖先。

此外,文資處也策劃了清水中社遺址特展,在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特展室展出其中3具人骨複製品,出土遺物的陪葬陶罐真品則於園區二號棟展示館展示。潭子頭家厝遺址因國道74工程發現史前人類生活聚落遺跡,經搶救剝取了長20公尺寬10公尺長界牆,保留史前文化堆積,目前也存放於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內,日後規劃展示。

文資處表示,《臺中遺址搶救發掘與試掘紀錄片》上午10:00起播放2場次、下午13:00起播放3場次,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免費入場觀賞。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