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1 月 13th, 2025
擔心輻射不敢做檢查嗎? 醫籲:勿因噎廢食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很多民眾對於照X光或核子醫學檢查都非常擔憂,擔心會因此而增加罹癌風險,而抗拒檢查。臺中醫院核醫科鄭孝義醫師說明,做醫學影像檢查的目的是為了疾病診斷,如骨顯像掃描是診斷是否有骨髓炎、或癌症骨頭轉移,胸部X光攝影是為了是否確認是否有肺結核、肺癌等疾病…而低劑量輻射影響人體罹癌機率微乎其微,民眾切勿因害怕輻射而不敢做檢查。

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傳送,常見的有無線電波、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超短波、X光 ….其中有些能量比較高會將原子激發出電子的輻射我們稱作是游離輻射。在我們生活中這些游離輻射其實是很常見的,有來自地表的天然輻射,也有來自宇宙外太空的宇宙輻射,甚至我們吃的食物裡面都含有各種微量元素造成的輻射,在台灣地區一個人接受到的一年總輻射量約為1.6毫西弗(mSv)。

不過接受過多的輻射是對人體有危害的,輻射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有兩種效應。
第一種是確定效應,只要一個人接受超過一定劑量的輻射就會出現各種輻射傷害的症狀。第二種是機率效應,在輻射劑量沒那麼高的時候,並不會立刻造成人體有不適的症狀,但是會提高人得癌症的機率,劑量越高,得癌症的機率就越高。

一般人接受輻射的劑量並不會高到產生第一種效應,除非是像核災現場有強烈輻射來源才有這個可能,大部分的人比較擔心的是第二種輻射傷害,因為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各種影像檢查可以幫助我們對於疾病的診斷,比如像是X-光、電腦斷層掃描、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等。這些影像檢查都是帶有游離輻射的,會增加我們接受到的輻射總量。雖然輻射會引起細胞的DNA突變,不過人體細胞在受傷時會有自我修復的機制,低劑量輻射(低於100毫西弗)會增加我們得癌症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而目前的醫學影像檢查的輻射劑量多是屬於低劑量的輻射。

我們對於輻射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如果我們因為過度害怕輻射,而不去做這些影像檢查,因此耽誤了疾病的診斷,反而是因咽廢食了。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