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 月 14th, 2025
小滿的梅雨季時節 展現四種節氣生活

【記者 玉女 台北 報導】

今年的每個節氣,客家農場的義工們,都將「依歲時、接地氣、做農活」舉辦都市農夫生活的分享活動,依時序舉辦,場場有亮點!五月二十二日(週三)上午,於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的「小滿」節氣活動,也讓棧板食農列車3.0第一次正式啟用,共吸引上百位大、小朋友前來參加。

本次活動中,啟用了無家者木工、職能治療師與農夫們,歷時一年打造的「食農列車」3.0版。「食農列車」乃是為行動不便者著想而打造的農耕設施,事先由市民朋友參與試用三個月,在本日正式啟用,希望讓行動不便者也能體驗農耕、加入推動食農教育的行列。此外,義工們耗時七個月製作,可附掛在食農列車後,以手工打造的Pizza窯也在活動中正式啟用,現場民眾一一品嚐到剛出爐的Pizza美食。結合節氣特色與惜物精神,義工更設計出「涵水蜂森林」主題的蜜源盆栽,不僅從做中學習土壤知識,也透過農場的野蜂、新生雉雞的實境故事,呼應「5/20世界蜜蜂日」與「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最後安排客語老師透過農家俗諺、歌曲,引導大家認識傳統客莊情境與生活智慧。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響應田園城市政策,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營造更友善的園圃空間,往年針對行動不便者參與農事為目標,使用回收棧板材料,與社團法人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延希工作室、劉三五金行等單位合作設計,由無家者木工、大學生,共同製作成數台有育苗、堆肥、定植、烹調功能的「食農列車」,再由農場義工設計為試用課程,邀請市民參與實作與檢討,也引導行動不便者共同參與,協力營造客家公園成為一個友善空間。

梅雨季的滂沱大雨,卻未必能帶給都市足夠的涵養水,主要原因便是土壤層的變化。為了讓參加活動的小朋友了解其中道理,義工特別選用當季的木本蜜源植物,如朱槿、薔薇、玉堂春等,加上四種介質材料製作成涵水盆栽,在全球蜜蜂數量驟減的當下,邀請大家響應「世界蜜蜂日」在家提供蜜源的呼籲。

傳統的「小滿」節氣,因寒暑交疊,易生洪澇疾病,天氣越來越熱,卻也生意盎然。有句農家俗諺說:「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便可感受到這個節氣萬物蓬勃的情境。在客家公園農場內,不僅水池中的紅冠水雞、白腹秧雞紛紛孕育出雛鳥,為處理田間剩食而飼養的紅腹錦雞,也在近日內順利產出下一代,為了持續產出的蛋,園區用自製的孵蛋箱展示在服務台旁,邀請遊客共同來見證新生命的誕生,體現生命教育。

臺北田園城市有各種面向,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透過實境作物與時令節慶的特色,由居住鄰近的義工、居民與各種專業者、基金會的參與,共同來體現臺北新客莊的多元文化與生態生活。目前棧板食農列車3.0於園區戶外空間陳列,並持續舉辦「棧板再生應用木工班」,歡迎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前來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或到網站(http://www.thcp.org.tw/)或Facebook搜尋「臺北客家農場」瞭解最新訊息。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