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簡稱纖博館)於11月10日(日)邀集台日專家舉辦「消失與重現-博物館織品重製研討會」,並邀請泰雅、賽夏、布農、排灣、西拉雅、噶哈巫、卡那卡那富族等部落團隊分享重製經驗,當日也將各部落團隊的重製織品辦理一日快閃展出。
開幕式由文化局主任秘書林敏棋主持,與會者包括日本大阪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員野林厚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方鈞瑋、國立東華大學副教授王昱心、文化部頒定重要技藝保存者尤瑪.達陸老師、野桐工坊、南投縣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卡塔文化工作室、西拉雅文化山城合作社、苗栗縣南庄鄉東河社區發展協會、財團法人高雄市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南投縣埔里鎮牛眠社區發展協會等分享團隊,以及輔仁大學服裝織品服裝研究所前所長羅麥瑞修女、賽德克族技藝保存著張鳳英、排灣族技藝保存者許春美、中興大學大學名譽教授張豐吉等,在全國纖維領域的重量級人物到場。
文化局主任秘書林敏棋表示:博物館原負有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四項功能,本次研討會是纖博館自107年10月17日開館後,首次舉辦以「博物館織品重製」為主題的國際交流活動,也是開館後第5場的國際交流活動。纖博館擁有豐富的原住民苧麻織品,於108年度獲文化部補助辦理「中部原住民織物盤點與詮釋研究計畫」,進行百餘件原住民苧麻織物的織紋與文化紀錄,並辦理本次研討會,邀請在「服飾織物重製」及「博物館館藏織物分析研究」有研究理論與實務經驗之國內外專家及團隊,進行4場專題演講、7場經驗分享及1場綜合座談會。是纖維界重要的一天!
演講人野林厚志研究員表示,民博擁有1萬2,000多件台灣原住民藏品,多年來透過與台灣原住民部落工坊多方交流,幫民博釐清來了族群及技術分類,也與台灣者及原住民團隊、日本學者、及其他國家共同制定台灣原住民資料研究調查計畫。
野桐工坊尤瑪達陸老師,也表示20年來原住民織品重製復耕文化的道路漫長且艱難,除了跟跟博物館合作進行織品重製外,部落也歷經技術復原、部落織女培育、知識系統建置、技藝傳承等階段,而今很高興看到各原住民族群均已開始重視自己的傳統服飾研究與重製工作。此外,過去台灣中部是許多原住民匯聚之地,因為纖博館擁有非常重要的原住民館藏,希望未來也能繼東部及南部之外另一個原住民織品重鎮。
另外,野桐工坊、南投縣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卡塔文化工作室、西拉雅文化山城合作社、苗栗縣南庄鄉東河社區發展協會、財團法人高雄市原住民婦女永續發展協會、南投縣埔里鎮牛眠社區發展協會等7大部落工坊也熱烈與會,分享包含泰雅、賽夏、布農、排灣、西拉雅、噶哈巫、卡那卡那富族等分享重製經驗外,同時也做一日快閃展出。
織紋是台灣原住民精湛工藝的象徵,以及族群歷史發展的紀錄,多年來博物館或部落織者,都企圖透過織品分析重製,建構失傳已久的工藝技術與文化歷史。為了深入主題,纖博館更於11月9日舉辦「苧麻生態體驗工作坊」,除邀請與會之專家學者外,也在纖博館粉絲頁開放10個名額,短短1天內即收到數十位來自台東、馬祖、新北等各縣市纖維工藝家的報名。可見得纖維工藝博物館已得到全國的關注。
11月10日之研討會同時也獲得許多民眾的熱烈反應,原本80個名額,公布一天即額滿,增至130個名額。本活動將有更多精彩訊息請至纖博館官網(http://mofia.gov.tw/)或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ofiataichung/)查詢,同時,本屆纖維創作獎獲選作品預計於10月12日至12月1日在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1樓創纖實驗基地展出,纖博館當期展覽還有「華麗派對:纖維工藝的生活時尚」常設展;2020年台灣燈會將於2020年2月8日至2月23日在臺中市盛大登場,主展區在后里馬場及森林園區,精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