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新民生報

德國列寧廣場劇院、英國合拍劇團聯手打造文學劇場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全球劇場界炙手可熱的英國合拍劇團導演賽門‧麥克伯尼(Simon McBurney),首次和德國柏林列林廣場劇院合作,改編二十世紀文學大師史蒂芬‧茨威格小說《同情的罪》,將於6月8至10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德、英兩大劇場共製,細膩刻畫普世人性共有的同情與掙扎,跨越時代、文化和語言,擦撞出動人火花,絕對是今年不能錯過的劇場盛事!

改編文學大師作品 錯認同情為愛情的悲劇
《同情的罪》(Ungeduld des Herzens,英譯Beware of Pity)改編自奧地利文學巨匠史蒂芬‧茨威格長篇小說(或譯《焦灼之心》),為茨威格於二戰期間流亡至英國所寫下的作品。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奧匈帝國為舞台,描寫年輕軍官霍夫米勒受邀參加舞會,在未意識到主人千金雙腳癱瘓的情形下,做出邀請對方共舞的失禮之舉。為了彌補內疚與羞愧,霍夫米勒向少女付出無比關懷,卻讓對方錯認同情為愛情,更因同情而與少女訂下婚約。然而出自憐憫的行為不但無法平息弱者傷痛,反而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擅長細膩刻畫人性的茨威格,透過中年霍夫米勒敘述年輕時不堪回首的回憶,帶領觀眾觀看青年霍夫米勒如何一步步走向萬劫不復,在主角的悔恨中檢視同情的界線,也隱約傳達出作者對於所處時代之戰爭局勢的不安與失望,放在今日世界之中,依然帶來深刻省思。導演賽門‧麥克伯尼表示:「雖然故事敘述一戰前年輕男子的心境,但描寫的人性普世皆然,也是這個文本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運用現場聲音層疊交錯 編織音樂性的文學劇場
導演麥克伯尼以緊湊的節奏、豐富的劇場元素,同時精準的配置演員肢體、聲音與多媒體影像,將茨威格小說中大量綿密繁複與糾結情感的文字,轉化成舞台上的精彩作品,創造時空的深度與廣度。導演大量運用現場人聲、配音、聲響等手法,刻畫一個如同交響樂般的劇場空間,七位列寧廣場劇院的演員們除了扮演不同角色,更同時為主角霍夫米勒配音,列寧廣場劇院執行導演詹姆斯‧耶特曼表示:「所有演員都同時用聲音扮演著主角霍夫米勒,我們想要帶領觀眾進到他的心境之中,整個舞台就像是霍夫米勒的回憶。」麥克伯尼也讚嘆:「列寧廣場劇院的演員們非常敬業和認真,勇於嘗試各種挑戰。」

英國說故事大師X德國前衛劇場 跨文化聯手共製
風格鮮明、英國合拍劇團藝術總監賽門‧麥克伯尼,集導演、劇作家和演員為一身,作品擅長揉合各類劇場元素,創造強烈視覺效果的劇場演出,被譽為「劇場的革新者」,2010年以改編自谷崎潤一郎《春琴抄》的劇場作品《春琴》來臺演出,麥克伯尼說故事的絕妙手法令人感到驚喜,為臺灣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柏林列寧廣場劇院為德國五大公立劇院之一,近年來投入當代實驗性創作,藝術總監托瑪斯.歐斯特麥耶歷經15年時間,終於邀請到麥克伯尼與劇院合作。麥克伯尼坦言自己並不懂德文,但靠著語言本身的音樂性,以及演員深厚的表演基礎,透過集體創作方式挑戰德文劇本,碰撞出全新火花。本劇於2015年首演後,巡演英、法、西等歐洲各國,獲得高度好評。6月8至10日邀請觀眾進中劇院,細細體會同情與人性情感間的幽微界線,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