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新民生報

歌劇院攜手學子 從排灣古謠律動認識牡丹社事件

歌劇院攜手學子   從排灣古謠律動認識牡丹社事件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臺中國家歌劇院5月1、2日舉辦「藝起進劇場—舞蹈篇」藝術教育推廣活動,邀請全臺2千4百多名國高中小學生,一起欣賞蒂摩爾古薪舞集的舞作《bulabulay mun?》(南排灣族語「你好嗎?」),作品以「牡丹社事件」為起點,帶領觀眾認識臺灣歷史上的重要戰役。

藝起進劇場「舞蹈篇」師生大合照。_©臺中國家歌劇院

「藝起進劇場」歷年邀請各領域表藝團隊,分享戲劇、舞蹈、偶戲、當代馬戲、說唱曲藝等多元節目類型,並依演出型態規劃前導教學教材、演後講解及教師工作坊,讓師生走出校園、走進劇院,是歌劇院熱門的藝術教育活動之一,自2017年開始至今已舉辦45場,參與師生總人數超過2萬人次。今年首度邀請學生家長參與,讓家長陪伴及參與孩子的學習歷程,期待讓「進劇場」也成為親子互動的日常,一同共遊共學。

藝起進劇場「舞蹈篇」學生開心地準備入場欣賞演出。©臺中國家歌劇院

蒂摩爾古薪舞集作為臺灣第一個以排灣族文化為主體的舞團,這次以南排灣「新保將e ne lja古謠讚」,透過現代舞重新詮釋這段淹沒於時光、距今150年前的牡丹社事件,5名舞者在古謠百轉千迴的旋律中,踩著前進戰場的步伐,再現百年前族人守護家園的身影。舞團期望藉此舞作和推廣活動,提供青年學子更多元的學習視野。

學生欣賞完《bulabulay mun?》節目後進行藝術體驗課程,透過遊戲的方式體驗表演藝術。©臺中國家歌劇院

蒂摩爾古薪舞集的演出足跡遍及國內外,擅以獨特的編創技法與肢體語彙,帶領觀眾領略當代舞蹈身體美學;今年教師工作坊由舞團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帶領,從北、南排灣族的古謠出發,透過不同吟唱方式帶領身體的律動,引導教師們體驗蒂摩爾身體訓練方法。歌劇院行銷公關部經理劉宇彬表示,這次教師工作坊,許多老師興奮地回饋,過去沒有想到能從吟唱古謠與舞蹈體會到打開身體的感動,課程規劃非常用心,帶領師生以不同的觀點思考牡丹社事件。

藝起進劇場「舞蹈篇」學生開心地準備入場欣賞演出。©臺中國家歌劇院.

這次報名參加「藝起進劇場」的學校,北從新北市三峽區、南至臺南市永康區。同時,歌劇院也邀請臺中市明道中學特殊教育學生一同參與,體現藝術共融,落實文化平權。明道中學輔導處邱老師分享:「很開心有機會帶孩子走進劇場欣賞節目,特別感謝歌劇院給學校這個機會。我們除了提供特教生參加之外,也讓特教生去邀請自己的朋友一起參加,看完演出學生們都非常震撼,紛紛表示這個舞蹈作品與原本想像不同,而且非常有生命力。今天的活動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難得的體驗!」

藝起進劇場「舞蹈篇」《bulabulay mun?》演出劇照。©臺中國家歌劇院

玉山文教基金會長期陪伴藝術與人文教育發展,與歌劇院攜手「藝起進劇場」邁入第6年,持續推動藝術教育讓更多學子走入劇場,親身感受表演藝術的美好。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王志成表示:「透過美感教育的紮根,讓孩子以最自然的方式親近表演藝術,期待每一次的參與經驗,成為孩子成長過程的文化養分。」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