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4 月 7th, 2025 9:53:35 PM

臺中市陶瓷彩繪修復協會(TCPRT)於⼆〇⼆⼆年三⽉⼗三⽇成⽴以來,在創會⻑
鄧淑珍理事⻑的帶領之下,全⼼致⼒於推廣釉上彩與釉下彩還有以陶瓷修復的中國
傳統⼯藝鋦瓷與⾦繕。

協會在六⽉⼀⽇⾄六⽉⼗九⽇於臺中市⼤墩⽂化中⼼(陳列室⼆)舉辦「雕繪新
境、淬煉新鋦」會員聯展,此次展覽作品中匯聚了精瓷彩繪、瓷雕、陶瓷修復、⽇
本久⾕燒、⾚繪、⻘花瓷繪⋯等以不同⼯藝技法呈現的創作,作品中呈現多元創作
內容涵蓋動物、⼈物、花卉、⿃禽、⾵景、寫意、書法…等各種不同的技法創作、
讓⽣活的空間與實⽤性相結合。

這次展覽的亮點是瓷雕結合釉彩的表現,與以往釉彩在平⾯上彩繪差異很⼤,其
過程必需從⼟坏設計再逐步的完成,要做出⼀件作品是需要⻑時間的經驗累積⽽來
的,⽽鄧理事⻑的創作作品「憩」,是以瓷雕技術浮刻觀⾳菩薩,重點在於瓷雕跟
釉上彩兩種⼯藝技法的結合,可謂是⼀種突破,不只讓整件作品增⾊鮮明⽴體⼜更
有聚焦感。

⽽另⼀件作品「涅槃再造重⽣」是跨領域⼯藝結合,應⽤拆離創作思維將盤⾯
進⾏破壞,引喻⼈⽣命運多⾇體現深刻的哲理⾒解,作品上運⽤瓷雕技法不只費時
費⼒,再加上釉上彩更費⼯⼜傷眼⼒,繁瑣的創作過程無⾮是將其創作理念、精神
呈現在眾⼈目光之前。

中國流傳⼀句諺語「沒有⾦剛鑽,別攬瓷器活」,這話說的是中國⼀⾨古⽼的
⺠間⼿藝鋦瓷,說得淺顯易懂的就是把破掉的瓷器⽤像訂書釘⼀樣的⾦屬「鋦⼦」
再修復起來的⼯藝技術,值得⼀提的是臺中市陶瓷彩繪修復協會的副理事⻑張睿峰
⽼師,他是鋦瓷修復師也是⺫前少數鋦瓷匠⼈之⼀,鋦瓷是中國⼀種古⽼的瓷器修
復技藝,時間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裡,就描繪了鬧市街邊鋦匠
做活的畫⾯,張睿峰⽼師研究鋦瓷⼯藝將近快⼆⼗年,⾝為⼀名鋦瓷⼯藝師,在進
⾏修復時要考慮的不僅只是修補後的實⽤與牢靠性,還必須兼顧鋦釘的佈局、⾊澤
感是否與器⽫的性質相稱、是否會影響原本的紋飾彩繪等等因數,鋦瓷不但修補了
無價的情感與記憶,進⽽它的⼯藝本⾝也發展成另⼀種藝術型態,被修復的器具甚
⾄⽐原來更美更有特⾊,然⽽這次的展覽更是精彩可期。

協會推廣目的不在於能夠創作出多完美的作品,⽽是過程的品味,⻑時間的琢
磨接觸進⽽感受,本協會藝術顧問陶雕⼯藝師陳⽂濱⽼師認為陶⼟能夠反映出⼈類
的情感和思想,他喜歡在不同的環境和材料中尋找靈感,弄陶過程是⼀種享受,也
是⼀種與⾃然和諧相處的⽅式,此次顧問參展作品可以看出其創意和技巧,展現了
顧問對陶⼟的熱愛和堅持。

鄧理事⻑秉著協會成⽴的宗旨、把彩繪、修復、各類藝術、⼯藝相互結合賦於
作品的新⽣命,不只讓協會⼤⼤提升成⻑的⼒度以及推廣的寬度,更能讓社會⼤眾
對臺中市陶瓷彩繪修復協會(TCPRT)認識的深度。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