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北 報導】
立秋前的週日,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90坪水稻田進行二期稻作的蒔田(插秧)工作,此外,在公園的農村地景前,許多客家社團輪番帶來精彩的演出,用音樂與表演代表傳統客庄的生活情境。公園內水稻田,每年種植兩期的稻作,由許多臺北市民參與農耕工作,在本次活動中分享許多農耕生活,週日的整天,由合作將公園打造為「客庄城市」。客委會主委曾年有表示:「我們在公園內打造一個臺北夥房,不僅依時令節氣種植,運用戶外農場的空間打造一個舞臺,讓傳統與當代的生活文化透過農耕在此集結、融合,再詮釋。蒔田是個專業的工作,所以我們邀請專業農夫來示範,讓都市人學習農夫工作的態度與方法,也透過這個平台創造人群互動,來看見農業與客家的各種面向。」
無負擔農場的五位農夫,分配好蒔田的位置與方向後,便各自俐落地下田工作示範,在新竹峨嵋鄉推動有機生產、環境教育的他們,對於都市人的疑問自有一套簡要易懂的回覆方法。插秧的間距、深度,都會影響未來的產量與管理方法,因為公園農場採用無毒栽培,若種的太密,未來病蟲害的情況就會比較嚴重。民眾周小姐說:「雖然小孩子無法下田體驗,但能來這裡親近大自然,感受農村的氛圍,特別是人情味,是都市中很珍貴、難得的機會。」
活動現場的另一頭,是由參與認養農場的義工們,帶來許多都市農耕的特色活動,有在農場種茶製茶的茶農夫,教導大家做茶與製茶;也有將農場的鮮蔬做成美味料理供大家品嚐;有透過編網、竹槍、植物拳的體驗遊戲類,也有人智學、環境導覽、堆肥箱等的知識教育類,還有防蚊液、香料鹽等生活用品製作,皆是運用在地資源的自產特色,也是義工們將自己來認養的原因、成果分享給民眾的一種過程,集結而成農場生活縮影。
粄食是客家文化的特色之一,活動中特別大灶旁提供客家粢粑讓民眾食點心,此外也進行傳統的米食「牛汶水」的教學,在整天上下午分別用甜、鹹不同口味呈現。為了讓民眾更了解米食製作的過程,活動特別借來許多傳統製粄農具,在志、義工的帶領下,民眾不僅認識收割後到磨米漿的過程,配上黑糖薑汁的牛汶水,像極泡在泥漿中的水牛,與後方甫插完秧的水稻田相呼應,煞是有趣。
接下來的稻作生長期,還有施肥、挲草、曬田……等工作,以及依節氣由各組認養義工分享的「農活時節曆」活動,將視內容開放民眾參與或公告資訊,歡迎對週日蒔田活動有興趣的民眾到客家公園網站https://ssl.thcp.org.tw/或Facebook搜尋「臺北客家農場」了解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