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75歲何伯伯說多年來每到傍晚吃晚飯時間就頭昏,此次外出騎機車停下來等紅燈,要再起動時突然發現左手左腳無力,整個機車倒下壓在腿上,太太驚覺不對勁,帶他至外院檢查發現有腦中風情形,吃治療腦中風的藥物,但頭昏症狀仍舊沒改善。直至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就診,透過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李愛先醫師發現患者右側頸動脈呈90%狹窄,後經「頭頸部血管支架置放術」,在右側頸動脈內裝置支架,目前伯伯已不再頭昏,且可避免再次發生腦中風的危險。
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李愛先醫師表示,何伯伯是多次左側肢體無力,經常好了之後又再發作,為暫時性缺血發作,是右頸動脈系統產生問題。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頸動脈血流開口的地方呈90%以上的狹窄,導致腦部血流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治療方式是為患者進行「頭頸部血管支架置放術」,在右側頸動脈做導絲的置入,加以球囊擴張,於狹窄的部位置放上頸動脈支架,歷經4個小時,終於完成這個高難度頸動脈手術。術後伯伯原本狹窄的地方,血流明顯變暢通。二周後
回診時,何伯伯表示之前左側手腳無力及經常性頭昏現象都不再發生,十分開心。
退休警界高階長官何伯伯說,自從小中風發生後,就一直在尋求積極治療的方式,覺得吃藥是治標不治本,頭部問題等於是一顆不定時炸彈,什麼時候要再爆一次不知道。所以很幸運可以遇到心腦血管專家李愛先醫師,透過「頭頸部血管支架置放術」,只需局部麻醉且僅鼠蹊部一個小傷口,術後恢復情形也十分良好,血流通暢後頭昏症狀明顯減少許多,而且再也不用怕腦中風再次發生。他說:「太平地區我應該算是完成這高難度頸動脈手術的少數案例之一,所以我十分感謝李醫師。」
根據以往醫學研究發現,腦梗塞的病人除了常見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心房顫動外,5個腦梗塞的病人中,就有一個可能是因為頸動脈或椎動脈狹窄造成中風,而狹窄不及時處理的話,會是導致下次中風的重要原因。目前醫學上專家建議,曾經發生過中風、同側頸動脈狹窄超過65%就有介入處理的必要性;而即使是無症狀、但頸動脈狹窄超過80%,也可慎重考慮是否要先做「頭頸部血管支架置放術」來預防。李愛先醫師表示,這項手術目前也列入健保給付,因此經常反覆性中風的病人,臨床上可透過頸動脈超聲或是照影來確認阻塞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