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文賓 台中 報導】
大象藝術空間館於2018年開春之際,舉辦由廖仁義與劉碧旭共同策劃的「彷彿若有光─當代藝術家的境界行旅」一展,邀請了八位藝術家:朱為白、霍剛、蕭 勤、黎志文、劉永仁、宋璽德、董心如及羅睿琳的作品,展出25件含雕塑、複合媒材、繪畫類等不同形式的創作。3月10日的開幕式由兩位策展人及參展藝術家親臨展覽現場,與觀眾暢談創作的經歷與故事。
策展人廖仁義提到,古典中的美學因素其實深入在我們心中,「彷彿若有光」語出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記》的那個時代其實可以放進任何一個時代。「彷彿若有光」可以是自然的光、心靈的光、也可以是人類心理豁然開朗的狀態,是對另一個更好的世界的嚮往。桃花源也可以是現實世界,如果我們用審美的態度面對現實世界,就可以找到它。
關於藝術家的境界,藝術家劉永仁提到,境界可以是景物,亦可以是心境。我們可以把境界當作是態度和觀點。每位藝術家都有自己的態度和觀點,而他的觀點就是「呼吸」的概念,利用呼吸轉化為視覺藝術的創作,理想的境界其實就在藝術家的心中。
藝術家宋璽德則談到,其從事金屬創作和社會脈動有相當大的關係。 在充斥AI、人工智慧、大數據、工業4.0的時代,我們的社會一直在虛擬實境,追求人心靈上的境界越來越少。此刻我們所處的大環境所欠缺的是心靈的沉靜,尋找自己心靈的寧靜感。
藝術創作的呈現,不僅表達個人心智的涵養經驗,亦成就了精神意念的召喚,當藝術家將自己的境界行旅轉化為藝術作品,不僅表達他們曾經看見山口幽光,更是讓每一個人都能夠透過他們的作品,進入心之所向的境界行旅。「彷彿若有光─當代藝術家的境界行旅」展至4月15日,邀請各位喜愛藝術的朋友一同到大象藝術空間館欣賞當代藝術的各種意趣與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