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新民生報

啟動巡航奔馳夢想 聖約翰科大機械系師生團隊打造節能電動車

啟動巡航奔馳夢想 聖約翰科大機械系師生團隊打造節能電動車

【記者 玉女 台北 報導】

「想要了解電動車就自己做一台吧!」聖約翰科技大學機械系學生在楊進丁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及與廠商產學合作下,催生「輕巡者」和「輕航者」兩部電動車。兩車隊在楊進丁及李再成兩位老師指導下,參加中華民國自動機工程學會所主辦的「第27屆全國大專校院環保節能車大賽」電動車節能競賽組,「輕巡者」車隊在45分鐘內跑完26圈,平均時速約為26km/h,取得全國排名第8的佳績。

聖約翰科大機械系楊進丁老師表示,「輕巡者」車隊以競賽為目標,擬定駕駛策略,希望將電池儲存能量所能行駛里程正確評估和最大化。隊員以大三學生為主力,包括:林松霖、邱家妤、鄭秉哲、李胤甫、饒鈺喆、吳杰峰、黃韋傑、黃韋倫、蔡雨昌和劉幸玲共10位同學。使用碳纖車體和車殼打造車體,搭配輪外直流無刷馬達和輕巧二段整合式減速機構,鮮紅色的車體奔馳在車道上,特別引人注目。

「輕航者」車隊則是由李再成老師指導,使用氬焊方管為籠型車體,具抗扭和高剛性車架結構。動力系統採用直流無刷馬達和輪框整合的輪轂馬達,減少傳動損耗。主要隊員以大二學生為主,包括:謝博裕、吳伯村、張鈞詠、陳彥宏、陳國煥、林政佑、陳建廷、彭金富和林和墩共9位隊員。希望讓大二學生透過競賽學習車輛設計原理和應用,並能熟練加工、組裝和配電等技術。

楊進丁老師說,競賽電動車的製作包括經費、技術和後勤支援等三個問題。因碳纖車體車殼製作包括:設計車體車殼、製作玻璃纖維模具、翻製碳纖維車體和車殼、組裝研磨修整等程序,使用材料和製作程序完全倚賴經驗無法速成。因此他很感謝台北福誠汽車得知聖約翰科大學生參與電動車競賽訊息後,全力支持透過產學合作案提供二車隊製作經費。也感謝許多供應商斷開正常生產協助製作許多非標準規格零件,例如:彥豪金屬工業贊助雙前輪卡鉗和碟盤大幅減少煞車機構設計;中華航太協助複合材料供應;鑫富汽車和振昌汽車義務協助競賽車輛運送。

值得一提的是,住宿在校園內的艾和昌校長發覺學生晚上還在工廠內加工,關心閒聊得知技術困境,隨即安排日籍競賽車技師Shuji Yamada(山田修司)到校協助指導,在英文、日語和手繪圖溝通下,將輕量化碳纖車體和車殼完成。已有同學說將來買車要把先引擎蓋用碳纖維翻製減輕重量並增加強度,楊進丁老師看到學生自信地說出心裡想做、也確實做得到的想法,默默感謝艾和昌校長和山田先生無私的技術支援。

「輕巡者」車隊領隊林松霖表示,老師們的指導讓他學習到非常多,之前很怕電子電路,但自己實際上操作一次,發覺其實也不難,只要有心都可以學得會,比賽讓他茁壯也知道堅持,不論過程多麼的辛苦,只要堅持、努力、用心,作品就會讓人家看到你的成果。萬事起頭難,唯有堅持才會找到自己的方向。

「做車子並不困難,但人坐上去操控就不是那麼簡單」。「輕航者」駕車手張鈞詠學到「理論是設計的靠山,書還是要讀一讀」的重要性,他表示,「輕航者」完工測試時,他發現車子只要稍為激烈操控,車軸就彎曲,導致前輪定位不正、很難控制,他不敢開上路。雖然同學提出許多創意解決方案,但沒有人敢打包票會成功。經由李再成老師提示:變形是因為前輪是懸臂樑設計,彎矩太大導致變形,回去翻翻力學的書看看什麼是「面積慣性矩」?因此,同學加工2個套筒和車軸,焊接結合增加截面積抗彎矩,他立刻自動上車恢復測試。

行政組邱家妤非常感謝學校請到山田先生提供許多資源及從設計到製作完工的經驗,讓她知道還有許多不同的方式,可以更加節省時間經費,學到如何從生活周遭取得及運用身邊有限的資源及物品達到所要的目的。鄭秉哲、李胤甫和其他隊員也深表認同。部分同學暑假開始會進入這些贊助廠商進行暑期和學期,甚至學年的實習。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