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新民生報

親子班「寫一封信給爸爸」改變了馬國實業家

親子班「寫一封信給爸爸」改變了馬國實業家

【記者 玉女 花蓮 報導】

2019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10月23日於花蓮靜思堂展開,共13個國家地區將近9百位慈濟人返台學習,第一梯主要以亞洲國家為主,營隊含工作人員超過1400人,課堂中就要另外翻譯成英文、印尼文、越語、緬甸文、泰文。其中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劉裕權,為了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環境而參加慈濟親子班,沒想到最先改善的是自己跟父親多年的緊繃關係。

41歲的劉裕權是馬籍華人,自己成立一家小型建築公司,從接案到監工都親力親為。2006年馬來西亞柔佛州發生水災,劉裕權在報紙上看到慈濟投入救災的新聞,對於慈濟在很短的時間內投入救災感到很認同,當時才20幾歲的劉裕權下定決心:60歲退休後有能力也要加入慈濟。

多年前劉裕權住家附近成立一個慈濟環保點,為了讓6歲的兒子有一個好的環境,劉裕權跟太太一起參加慈濟親子班。劉裕權說:「本來要給孩子一個善的環境,不要讓孩子學壞,後來發現真正要學習的是自己。」

劉裕權有4個哥哥、7個姊姊,父親個性嚴肅,劉裕權小學開始從哥哥、姊姊口中間接得知:劉裕權的母親在他1歲時突然生病往生,父親隔年再娶繼母。劉裕權提及,因為跟父親脾氣都一樣暴躁,從小就比較少互動,加上中學後比較叛逆,不僅不愛讀書,父子關係越來越疏遠,他也是家中13個小孩裡唯一敢跟父親頂嘴的。

「父親其實是很疼我的!」劉裕權回想到父親,忍不住落淚。劉裕權分享父親因為家境不好只讀到小學二年級,很辛苦的白手起家從事建築業,因此經常跟他們說,希望他的小孩有很好的讀書條件,都能成龍成鳳,不要像他一樣辛苦。

對於父親的殷殷叮嚀,當時叛逆期的劉裕權卻無法體會,在中學成績退步導致沒有考上大學,做工後發現學歷的重要,劉裕權跟父親提出希望能再讀大學,父親答應後,與哥哥輪流帶著劉裕權一間間找學校收他,最後申請到一所英國的學校。

在英國求學的劉裕權成績不錯,但大四畢業那年有一個不擅長的科目需重考,無法在畢業典禮當天領到畢業證書,劉裕權永遠記得當他打電話跟父親說自己要重考、需要再留一陣子,他感覺到父親對於「無法參加到他的畢業典禮」感到很失望,但父親在電話的那一頭跟他說:不要擔心。

雖然劉裕權跟父親的關係始終疏遠,但卻選擇跟父親一樣的建築業。劉爸爸2014年發現罹癌,父親希望兒子們可以輪流照顧,2015年父親癌症第三期,劉裕權有一次幫父親處理傷口時,父親嫌他做得不好,雖然劉裕權心疼父親受病苦,但當時剛創業、工作焦頭爛額,兩人發生爭執、劉裕權憤然離開。

隔天親子班課程要「寫一封信給爸爸」,劉裕權說:「我一面寫一面流淚,我真的很懺悔,為什麼我爸爸有這樣不孝順的孩子。」當天課程結束後,劉裕權立刻去父親家跟父親說「對不起!」而父親只是輕輕地說:「下次不要再這樣。」

劉裕權的父親在2016年往生,臨終前曾跟四姊透露:看到裕權的改變,讓他對這個孩子感到放心。劉裕權表示,我感恩有慈濟讓我學會反省自己,讓我有機會跟父親道歉。很多人都覺得父母可以陪我們很久,但不知道父母什麼時候會離開我們,要珍惜自己可以陪伴父母的時間,行善行孝不能等。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