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新民生報

DIY口腔癌檢查五兆 戒菸酒檳及除白斑後仍應定期回診追蹤

【​​記者湯皓宇/台南採訪報導】48歲張先生3年前被診斷出右側頰黏膜有均質性厚白斑而接受切除手術,也因此戒掉30年抽菸酒檳榔等習慣。但因工作忙碌故手術後就沒再回診追蹤,加上覺得自身身體口腔都無感覺不適,並自認已戒除菸酒檳榔習慣,想說這樣就好了。但很快地就在49歲生日隔天因牙痛至牙科診所就診時,醫師表示右側後臼齒區域有不規則紅色斑塊,張先生大吃一驚而急忙至醫院檢查,確認為口腔癌第一期,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切除手術,也乖乖定期回診追蹤。

​▲右側後臼齒區口腔癌,白斑清楚可見​。(圖/記者湯皓宇翻攝)

安南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袁章洲表示,口腔癌前病變(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 OPMD)第一步常以薄白斑呈現,此階段以定期追蹤為主,除非有特殊考量如範圍過大或質地不均勻等才會建議手術。若病灶開始出現白斑增厚或擴大、顏色變紅、突起形成腫塊、凹陷潰瘍兩周以上未癒合等狀況,他建議接受切片檢查以確認是否已進展成口腔癌(oral cancer)。袁章洲指出,定期追蹤的目的在於及早發現病灶變化,由於進展中的口腔癌前病變很多時候並不會感覺到不舒服,病灶位置也可能位在不易檢視到的口腔內部死角,等到感到疼痛時才就診,可能都已經進展成口腔癌了。

▲口腔癌術後追蹤​。(圖/記者湯皓宇翻攝)

至於什麼情況易得到口腔癌前病變或口腔癌呢?袁醫師說,除家族遺傳外,大部分都是因為口腔黏膜經過長期慢性刺激所造成,比如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等,這些致癌因子會導致得到口腔癌機會比一般人高出123倍!即使戒除以後也不是一勞永逸,因為這些致癌風險早已累積在體內,隨時可能會誘發病變。另外,像是經常吃太燙太辣等刺激性食物,也可能導致口腔黏膜發生病變。國健局針對30歲以上有抽菸或嚼食檳榔民眾,提供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篩檢,符合資格的民眾可以多利用政府這德政至各大醫院癌症篩檢站或口腔外科進行檢查為宜。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