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新民生報

機車與自小客車對撞騎士顏面多處骨折

機車與自小客車對撞騎士顏面多處骨折

【記者 玉女 彰化 報導】

26歲林姓男子於台中和友人聚餐後,騎摩托車返家途中與自小客車對撞,送醫後發現顏面多處骨折,導致下顎骨咬合喪失且有持續出血風險,經內視鏡輔助進行左側下顎骨髁頭區骨折復位及固定手術,迅速復原且幾乎看不見疤痕,現已順利入伍從軍。

林男表示,今年3月30日下午3點33分,行經彰化市郊與小貨車對撞,當時戴著3/4罩安全帽、車速約50公里,撞擊當下向左前方飛出,因力道猛烈而短暫失去意識,醒來後發現自己滿嘴是血、感覺下顎多處位移,嘴巴打不開也無法言語,只能發出氣音。

經救護車緊急送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X光檢查發現左側下顎骨髁頭區、右側下顎骨副聯合處骨折,導致下顎骨咬合喪失,無法行使正常咀嚼功能,加上下顎骨多處骨折有出血的風險,醫師與林男及其家屬討論後,以急診刀進行治療。

收治病例的彰基口腔外科林楠瑾醫師表示,顏面骨骨折的病因和發生率會因為不同的地理區域、社會經濟地位、文化、交通規則和年代而有所不同。台灣目前處於發展中國家,交通事故是顏面骨骨折的主因,又以機車事故佔大多數,尤其中彰地區機車的使用比例相當的高,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交通運輸工具,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顏面骨骨折,尤其以下顎骨骨折為大宗。

彰化基督教醫院是雲林、南投、彰化地區,唯一有安排24小時口腔顎面外科及整形外科值班的醫學中心,平均每年處理顏面骨折的案例都破百例,對於顏面外傷骨折的處理具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也不斷的去提升顏面骨骨折開刀的方法。

林楠瑾指出,以下顎骨髁頭區骨折而言,這幾年都佔下顎骨骨折的20-30%左右,其中需要開刀的案例約有六至七成,近幾年都從原本的「閉鎖式復位」轉為難度較高的「開放式復位」,使用骨釘骨板固定,以達到更好的術後功能,並減少術後上下顎間固定時間,達到更好的術後舒適度。但是有文獻指出,由耳前或耳後切線位置去接近斷裂處,短暫傷到顏面神經的機率仍有1%到10%,雖然多半都會在半年內恢復,但仍會在這段時間影響生活品質。

因此,彰基口腔顎面外科在這三年來,更發展將內視鏡用於合適的案例,進行下顎骨髁頭區骨折復位及固定手術,大幅降低顏面神經受傷機率,並達到無疤痕手術目的。林楠瑾醫師此次即選擇困難度較高的經口內視鏡輔助,為林男進行左側下顎骨髁頭區骨折復位以及固定手術,手術時間約3.5小時,在順利完成手術後,三天出院且在術後兩週展開復健。根據林楠瑾醫師統計,他近兩年接獲因車禍導致顏面骨下顎骨骨折約有230餘例,包括下顎骨髁頭區骨折約有70餘例,其中以內視鏡輔助手術有20餘例,使用內視鏡輔助手術,有效率地降低顏面神經受傷機率及達到術後顏面無疤痕,並可更快速進行下顎骨復健。

林男表示,其實車禍醒來後,發現自己下顎歪掉,蠻擔心回不去,所幸手術順利,自己非常滿意手術結果。接著積極配合復健,每天用手撐開上下顎大概10分鐘,經過兩個月時間,現在口腔開闔程度幾乎與受傷前差異不大,且兩側也幾乎看不見手術疤痕。有感於這次車禍中,3/4罩式安全帽無法充分保護效益,導致顏面及下顎骨折,家人特地為他選購全罩式安全帽,希望未來騎車出入平安。

此外,對於外科手術的輔助,彰基於2018年引進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perating room),其中設置192切電腦斷層掃瞄儀,有利於醫師在手術後隨即為病人進行電腦斷層掃瞄及術中的手術導航,避免傷到重要器官或是解剖構造。以顏面骨骨折來說,中顏面的骨折常常伴隨眼眶底骨折,此種骨折發生有可能會限制眼球的運動造成複視或者眼球陷沒 (enophthalmos)。眼窩是一個椎狀的構造,如果因為外傷骨折而造成眼窩容積改變超過1.62cm3的話,將會在臨床造成明顯的眼球陷沒,這對外觀將會有嚴重的影響。

臨床手術的困難在於眼窩容積的重建時,必須將鈦網貼合至眼窩破損處附近完好的骨頭,但是眼窩的後方就是視神經的位置,一旦傷害到將會有嚴重的後遺症。因此,運用手術中導航就可以大幅降低傷害到視神經的機會,而術中確認電腦斷層也能夠保證重建眼窩的容積。彰基投資如此尖端的設備,讓顏面骨折病患的治療品質提升,大大地造福患者。

林楠瑾提醒民眾,有台灣本土的研究指出,安全帽的選擇與交通安全有顯著關係,台灣常見的安全帽區分為半罩式、3/4罩式及全罩式安全帽,機車事故引起之顏面骨骨折中傷患,幾乎全部都是配戴半罩式和3/4罩式安全帽;由此可見,全罩式安全帽確實可以有效防護顏面骨骨折;政府未來應該就大眾運輸及交通安全法規進行宣導,努力降低中部地區機車交通事故的發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