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新民生報

臺中榮民總醫院積極推動再生醫療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台灣運動風氣漸盛,雖培養運動習慣能夠有助身體健康,但小心,運動傷害如影隨形!運動是不分年齡的活動,卻都有可能發生運動傷害,其中常見的便是過度運動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等同於6.5個人中就有1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且因許多年輕人運動不當,造成膝蓋的損傷,又未即時接受正規治療,導致關節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

根據健保署統計,2017年膝部關節炎就醫達83.7萬人,較2016年增加了近5萬人;其中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人數約2.5萬人。膝關節主要構造包含大腿骨、髕骨、前後十字韌帶、軟骨及脛骨。膝蓋疼痛不適的原因其中包含軟骨受損所引起的不適,而導致軟骨受損的原因像是先天性受損、退化、運動傷害、外力傷害、半月板磨損或韌帶損傷等。因此,發生局部的軟骨損傷時,建議早期治療,若嚴重到影響生活及行動力,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時,就得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臺中榮總積極推動再生醫療 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成果發表
全國首屈一指醫學中心臺中榮民總醫院,31日舉行「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成果發表會」。臺中榮民總醫院許惠恒院長表示,生技產業一直是台灣永續發展的面向,為六大國家產業之一,也是下一世代最重要的產業。臺中榮總一直以來遵循國家政策,積極推動再生醫療,秉持著「以病患為中心」的全方位整合性的醫療照護,尤其對於高齡病患的醫療照護向來不遺餘力,不斷地追求卓越的醫療、教學及研究,積極整合與各大研究機構合作,整合研究資源,建立基礎及臨床醫學研究合作平台,期能發展獨特性、前瞻性、創新性、實用性等具效益之研究,為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盡一份心力,也以實證醫學為基礎,提供病患確實有效的精準醫療,得以改善國人健康與生活品質,善盡社會責任,造福更多病患。
  
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為全國十大臨床試驗醫院之一,自2011年加入臨床研究後,積極配合收案,篩選並執行臨床試驗個案共33例,占總試驗人數92例中的1/3,收案人數居全國之冠,成效斐然。

對此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李政鴻部長提到,為持續提升病患醫療照護品質,真正落實本院以醫療服務、教學及研究為主軸之三大任務,本次發表的「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便是生技產業開發與醫學研究中心相互配合的成功案例。此技術已轉移給工研院,並由生技產業界協助完成臨床研究,是第一個完成樞紐臨床試驗取證的第三類醫材,目前已取得臺灣衛生福利部(TFDA)認證,是國內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再生醫學產品。

軟骨修復再生技術,一次搞定!助病患再創「膝」望
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陳超平主任說明,本次發表之「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已完成樞紐性臨床試驗數據分析,於今年4月取得認證,且臨床上只需一次手術,手術相對方便,術後一年後,經關節鏡與組織切片結果發現,軟骨缺損處部分或完全再生達97.7% ;經過五年臨床研究追蹤,顯示比骨髓刺激術在高強度運動能力表現上具顯著優勢,能有效讓病患回復運動功能。

現為臺中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張捷凱醫師,七年前於國外求學時,不慎在打籃球時意外受傷,當時僅接受了藥物治療,但膝痛問題未能有所改善,原本喜歡打籃球的他,也因此被迫放棄在最愛的籃球場上縱橫馳騁;所幸六年前回國後,於本院接受了「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目前恢復情況良好,已能和以前一樣,可重新上場打球,和一群球友切磋球技。

收治上述個案的陳超平主任表示,「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是擷取病患少量非應力區的自體軟骨,經切碎、特殊處理後,以微創手術植入關節軟骨損傷處,形成再生軟骨組織來修復軟骨缺損,不僅傷口小,手術約40分鐘可完成,且根據臨床數據驗證,術後六週有效減緩膝關節疼痛問題,三個月改善症狀,有效恢復運動功能,改善生活品質,再創「膝」望。

關節退化不可逆!早期治療,切勿延誤就醫
陳超平主任進一步說明,常見的關節軟骨磨損療法均各有優缺點:玻尿酸注射只能短期減緩疼痛,消耗完畢又得重打,治標不治本;細胞療法是在體外培養細胞,病患需要動兩次手術;人工關節使用效期雖長,卻必須犧牲其它正常組織,並不適合所有病患。

能夠健康的說走就走,是許多關節受傷病患的夢想!醫師提醒,軟骨磨損所造成的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現象,因此,在發生局部的軟骨損傷時,就應聽從醫師的建議,接受治療,並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及從事適合的運動,好好保養膝關節,才可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