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傳承已300餘年的雲林縣「雲林六房媽過爐」經文化部登錄為重要民俗,文化部特別選定今年5月27日(農曆4月13日)過爐日,由文化部鄭麗君部長親赴虎尾鎮過溪股臨時紅壇主持隆重授證儀式,並頒發登錄認定證書,中華民國六房媽會理事長吳錦宗代表受證,雲林縣李進勇縣長在場見證。
由於社會環境的變遷,在地珍貴傳統民俗往往在不經意間,就逐漸流失。文化部不僅重視有形古蹟歷史建築,也重視無形傳統藝術民俗的保存。「雲林六房媽過爐」是我國第18項重要民俗,也是雲林縣第三個獲此榮銜的無形文化資產。
鄭麗君部長表示,「雲林六房媽過爐」是雲林地區已傳承300餘年的媽祖信仰,由雲林縣虎尾鎮等五鄉鎮輪流奉祀,不斷投入民間資源,依然保留傳統的敬神儀式,維持非寺廟管理型態的信仰圈,充分展現了民間自發力量與社群凝聚力,於去(106)年9月獲得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一致肯定,登錄為我國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此一榮銜,不僅足以讓五股鄉親引以為傲,也代表著文化部所賦予的一種使命:期許「雲林六房媽過爐」能夠代代相傳,展現文化永續傳承的力量,為地方帶來安定、繁榮與發展。
「雲林六房媽過爐」由斗南鎮、土庫鎮、大埤鄉、斗六市及虎尾鎮組成「五股」,每股輪流奉祀一年,每五年一循環,由各股自行協商股內各庄頭的爐主輪值順序以及輪值當年的過爐日宴客事宜,形成大規模移爐式媽祖信仰圈,同時也是五股地區外移居民的原鄉認同神。
六房媽信仰起源眾說紛紜,目前當地普遍以六房媽即是天上聖母林默娘。至於「六房」的說法,多為林氏家族親屬關係的傳說,不僅強化六房媽信仰與家族、地緣的聯繫,也是凝聚五股鄉親的重要精神象徵,充分反映族群遷移與歷史發展進程。
每年一度的過爐是六房媽信仰的重頭戲,其籌備期程長達二、三年,祭祀活動涉及五股各庄頭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每年過爐在地居民家家戶戶總動員,全心全力投入過爐遶境活動,充分展現五股鄉親對於六房媽的崇敬,更突顯在地居民的團結凝聚力與深厚的感情,這也正是民俗文化資產最值得珍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