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 月 15th, 2025
台中市2018未來教育國際論壇6/7分享新課綱下的關鍵素養/民生好報

【民生好報-記者吳富正、吳泳潔/2018.06.07.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未來親子學習平臺合作舉辦2018《未來教育國際論壇:新課綱下的關鍵素養》,6/7在惠文高中演講廳盛大登場,特別邀請矽谷聖塔克拉拉縣教育局STEAM辦公室主任Esther Tokihiro分享國際教育經驗,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彭富源局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高中及國中專門委員林婉琪蒞臨致詞,並由高雄餐旅大學助理教授蘇國垚、臺灣IBM企業公民暨大學合作部協理陳慧純就台灣觀點進行分享,並與Esther Tokihiro同台對談,現場共吸引約500位校長、教師及家長交流參與,台上台下互動頻繁,場面十分熱絡。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彭富源局長表示,新課綱的落實,需要許多力量協作,其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媒體。感謝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的深度報導,關心教育的未來。以往的課綱,把焦點放在「知識」的傳授,而今,新課綱特別將「態度」列入;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更是列為素養重點。新課綱是以學生為中心主角的學習設計,不再以知識是從;也唯有培養態度為先,知識、技能的學習才能長久。同時,在新課綱素養中特別強調「跨域」能力,學校和老師都必須營造學習環境,能連結未來,更要連結真實的生活情境,才能回歸學生本位。今天論壇討論導向全人、直觀有效的課程設計,也期許老師們把所有收穫帶回教室內。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高中及國中專門委員林婉琪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政策發展趨勢,臺灣也跟上這樣的世界潮流,政策上訂立12年一貫新課綱,期許為台灣培養具國際高度的未來人才。相信今天在場的貴賓和師長都能有所收穫。未來親子學習平臺許耀雲副社長表示,有別於國小的新課綱討論,中學更要學用相輔,期待新課綱教育形式、教育模組的改變,影響人力即國力;透過論激盪人才的培育做每一分的努力,因為孩子將決定我們的未來。

AI時代來臨,跨界科技教育成為新主流,論壇特別邀請矽谷聖塔克拉拉縣教育局STEAM辦公室主任Esther Tokihiro以「全球領先的矽谷教育」為題演講,展示矽谷教育的實務經驗;她強調,以特別提出關於「態度」的觀點:培養學生的「成長心態」取代「定型心態」。前者將才能視為可以培養的,學生必須想辦法冒險、承擔風險。不斷超越自己,即便很困難,學會了必然對自己有幫助的無懼心態。反觀定型心態,則學生只想做我想做的事,沒有信心面對失敗,不想浪費時間。事實上,敢於承擔失敗,也正是矽谷科技創業家成功的原因之一。

Esther Tokihiro分享,以「下一代科學教育標準」(NGSS)教育模式,包含科學與實務、學科核心概念、跨學科概念:整合不同的學科,引進更多較學的可能性。而如何選擇對的教學主題?幾個參考指標:主題現象是否在家庭經驗可見的、主題不能太簡單,讓學生還要主動學、覺得新奇;主題必須抓住學生注意力,並且了解重要性……關鍵是讓學生更深刻,並且融入生活。

Esther Tokihiro論及藝術教育,提出NCAS國家核心藝術標準,製作藝術課程的標準。看到藝術作品,能與世界做連結。電腦科學教育的模組。寫程式,未來如何活在電腦的世界,手機的知識。引進 新的標準,融合英文、數學、藝術,與日常生活結合。同時,以「專題導向學習(PBL)」驅使問題,讓學生在專題下學習。一個問題不一要用文字表達,而是用藝術的方次呈現。如何結合科學與藝術課程?VTS(Visual Thinking Strategy)視覺思考策略。一張圖片,科學觀察法觀察細節。同時,以「專題導向學習(PBL)」驅使問題,讓學生在專題下學習。一個問題不一要用文字表達,而是用藝術的方次呈現。透過思考概念如何呈現,利用回收物資,建立工程師的心態比方,設計一個超級英雄的方式,來理解化學週期表,激發孩子去想英雄的必殺技、超能力,有如漫威英雄,利用繪畫技巧、科技App,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高雄餐旅大學蘇國垚助理教授以「如何幫助我們的孩子」為專題演講,在飯店服務超過二十年,教書十多年的蘇老師,把餐旅和教育都當作最熱愛的服務業,以成功的定義引發大家思考。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就會擁有主動探索的熱情,就像新課綱所提及的。蘇國垚老師在上課時,特別關心游離邊緣的學生,面對學習成就不高的學生,如何讓學生發掘自己想成為甚麼樣的人,並且設定目標,就是挖掘熱情,是非常重要的。給學生正確的心態,無論未來怎麼走,都能位位出冠軍;在學習互動時,為學生找長處看優點,用鼓勵取代讚美,給學生更多進步的動力。同時,讓學生了解Know-why,比know-how更重要,真正建立對人生的態度。

臺灣IBM企業公民暨大學合作部陳慧純協理以「IBM P-TECH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就業力」提出業界經驗。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IBM長期關注教育的推動,認為數位浪潮的進步,影響的不只是產業,還有國家競爭力。IBM主導、跨48個國家的「IBM 全球技能調查」指出,面對產業需求與人才技能缺乏的風暴,全球培育未來性的人才,刻不容緩。

P-TECH(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前期科技學院高中學校教育路徑)是由IBM、紐約市立教育局、紐約市立大學2011年共同研發的高中6年學制,依據課程需要安排業師指導,合作企業並承諾未來提供學生相關就業及實習的機會。第一所P-tech在美國布魯克林成立學校,提供弱勢學生就學的機會,結合多方資源,多年來,P-tech在全球有400多家企業加入,已有5萬個畢業生。在台灣,p-tech在五專體制之下,顯得容易理解。學生利用六年學習應用科學、工程、電腦資訊,以及其他STEM學科中獲得副學士學位,以及幫助他們持續學習的技能和知識,他們也可以選擇步入「新領」人才(New Collar)的職能分工中。P-tech強調學用相輔,授予職場軟實力課程、搭配企業業師,最後有機會到IBM企業實習。課程的設社,是先由企業提出5年後的職缺,再與學校老師討論如何設計企業要的人才來培育,完全為產業所用,學用無縫接軌。

台灣與國際經驗的交流時間由未來親子學習平臺許耀雲副社長主持,邀請矽谷聖塔克拉拉縣教育局STEAM辦公室主任 Esther Tokihiro、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洪詠善主任、臺灣IBM代表陳慧純與談。洪詠善認為,學科整合能力,在新課綱的八大領域都有所陳述,也是非常重要的執行關鍵。同時,家長一定要跟著孩子學習。課綱只是一個過渡,重要的是讓孩子與家長都成為終身學習者,這是未來的趨勢。國際越發重視創業教育,危機管理、財務能力、管理技能,都很重要。陳慧純以科技人的角度分享,不只是學科學習,素養是非常重要的。IBM在AI的世界來臨,思考倫理該如何?大數據時代,如何運用與展現背後透露的意義?回歸人本最為重要。Esther則期勉在座了解你所教的內容、步驟,讓課綱教育細水長流。科技時代,更重要的是了解人性本質;不只是就業能力,更要訓練哲學、倫理的人本素養。

論壇精采壓軸安排「教學現場:優良教案分享」的演講分享段落,邀請臺北市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以「翻轉新浪潮:學思達教學及其實務」為題分享。張老師認為,關注學生內在、用對話連結學生;知識真實運用,走向高階創造;有趣活化課堂,思考、表達、遊戲、競爭、合作,創造成就感給學生。達的設計結構,學生自學、思考問題、小組討論、組織表達、老師補充。學思達的教學現場,著重多元能力建立,提高學習效能。亮語文創創辦人彭瑜亮以「引導孩子在「體制內自學」為題分享,他認為,自主學習,必須讓學習與生活「連結」;目前課程教材卻有許多孩子無法體驗的經驗,斷了生活經驗的連結,自然興趣缺缺。而孩子「好奇心」不在如何引導,而是如何持續。南投埔里國中教師謝宗翔以「一切都是不小心的-偷插電的運算思維」為題分享。謝宗翔認為,老師的專業,是透過教學設計讓學生容易學習;資訊教育不難,與轉換思維模式、與生活經驗連結,學習效果更佳。彰化師範大學數學研究中心師培課程教師莊惟棟以「遇見魔數、預見未來」為題帶來精彩演出與分享。透過數字的精算,數學可以是遊戲、也是驚奇的魔術!莊惟棟帶動現場老師一起探索魔術方塊的預設、對談文字的預言、以及為預言神秘箱的解碼鎖,激勵全場,期許與所有老師為未來而教。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