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銀澤/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大規模回收稻稈,今年9月將在試營運的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利用稻稈高熱值的特性轉化為綠能進行發電,預計未來可處理5萬公噸的稻稈,發電量約2,490萬度,約可提供7,130家戶一年的用電量,並減少1萬3,147噸二氧化碳排放量,除減少燃燒稻稈造成的空氣汙染,更透過全國首創的稻稈氣化發電,落實循環經濟。
市府環保局(14)日舉辦外埔綠能生態園區簽訂稻稈收運合作意向書記者會,由環保局長白智榮與在地農民組成的農業團隊共同簽署,攜手合作回收稻稈,利用稻稈發展出的「生質能」,減少廢棄物、降低汙染,同時推動綠色能源,創造環保、農民、經濟發展多贏局面。
環保局長白智榮表示,透過大規模稻稈回收進行綠能發電,估計每公噸稻稈發電量為約500度電,售電收入每噸約2,000元,除提供廠內運作所需,也可增加農民收益;每公噸稻稈購費為1,000元,售電收入也有一定比例回饋當地,挹注當地財源收入,有助加速當地發展,拉近城鄉差距,更將原本易遭廢棄及露天燃燒的稻稈變成黃金。
環保局指出,市府於去年11月先行舉辦稻稈觀摩會,藉由實際操作捆草機搭配搬運機具示範,將收集的稻稈捆運至車輛可及的田邊,再由清潔隊收運後過磅進廠,讓農民了解稻稈捆紮收運的模式,鼓勵在地農民、青農或代耕業者等踴躍投入稻稈捆紮作業。
今年市府加碼補助捆紮作業費每公斤1.6元,並率先在鄰近綠能生態園區的外埔區,進行稻稈收運試辦收購,目標200公頃,108年起再開放大安溪沿線的大甲、大安、后里三區收購,目標1,000公頃,將可解決農民以露天焚燒處理農業剩餘資材所產生的空汙,以更友善環境的方式解決稻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