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1 月 21st, 2025
台灣之光「軟骨再生修復手術」  助膝蓋損傷健身教練重拾舉重運動


(記者 江文賓 台南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今(19)日於院內舉辦「軟骨缺損還有救-談自體膝關節軟骨修復術」成果發表活動。骨科部洪志凱醫師受邀分享成功為33歲黃姓健身教練順利治療右膝外側關節軟骨損傷的經驗。

33歲的黃姓健身教練平常熱愛籃球與健身運動,某次跑步訓練時不幸膝關節受傷,膝蓋疼痛、無法久蹲。一段時間的復健治療仍未恢復。洪志凱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膝關節軟骨損傷。所幸經自體軟骨修復術與6個月的復健訓練,關節軟骨已順利再生,膝蓋不再積水告別行走疼痛,除可順利進行運動外,甚至可以開始進行舉重訓練。

軟骨再生修復手術由2002年工研院與臺大醫院聯手研發,不需要透過體外培養細胞,而是取出患者的軟骨細胞,經過切碎、酵素活化後,填入載體,再將載體植入患者軟骨缺損處,讓軟骨細胞從中長出。此手術耗時極短,僅需40~60分鐘,可微創,對身體傷害小,且安全性高。

洪志凱醫師指出,關節軟骨損傷的治療,初步是以保守治療像是:止痛藥物、物理治療、注射治療為主。若是保守治療無效,就要進一步接受MRI也就是核磁造影檢查,是不是嚴重軟骨損傷破損範圍擴大或深度較深,往往保守治療的效果短暫,需考慮進一步手術治療的選項,像是骨髓刺激術、軟骨修補術、軟骨移植術…等。

自體軟骨修復術是一次性手術,在手術中擷取病患少量約0.1公克、非應力區的自體軟骨,經切碎、酵素特殊處理後,可釋放大量的軟骨細胞,以關節鏡微創手術植入關節軟骨的損傷處,使缺損的軟骨再生軟骨組織修復,不僅傷口小,手術約一小時可完成。相較之下,軟骨移植的細胞療法則需要兩次手術,第一次取得細胞於體外進行培養,第二次再進行軟骨的移植手術

斗六成大醫院洪志凱醫師。

洪志凱醫師也說明,以關節鏡微創手術來進行自體軟骨修復術,在手術後便可逐步進行復健訓練,術後三個月便能恢復一般的日常活動,若是積極訓練則可像黃先生一樣,在術後半年就能做到進階的運動項目。

自體軟骨修復術除了可用於治療外傷性的軟骨損傷外,也適用於早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治療選項。在臨床上有多位案例採用避免關節磨損惡化,而導致須提早置換人工關節的狀況。患者若有關節軟骨的問題,應及早尋求骨科醫師做檢查及治療,維持靈活的關節行動力。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