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北 報導】
民國68年間,商人私自將福壽螺引進臺灣飼養,卻又未能有效避免養殖個體流竄至自然水體、甚至還任意棄置,其驚人的繁殖力和食性,就此成為臺灣揮之不去的生態噩夢!直到今天,許多民眾仍然沒能以類似教訓為戒,使得近30年來,為數不少的外來動物「偷渡客」藉由各種管道來臺定居,適應良好的搖身一變成了能自行繁衍的入侵種,不僅威脅本土物種的生存,還成為難以克服的生態危機。因此在「世界動物日」即將到來之前,臺北市立動物園希望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民眾,都能重視外來物種對自然生態體系所造成的傷害,挺身而出和我們一起捍衛美麗的福爾摩莎!
西元1931年時,一群生態學家即倡議將每年的10月4日訂為「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希望藉此喚起世人關懷所有的動物。由於人類的生存,是靠地表生態網絡及其所孕育的生物多樣性所支撐,當某個生態結點的物種陸續消失後,生態體系也將分崩離析,從而影響到人類的存續。我們所居住的臺灣,面積雖然不大,但生態環境非常多元,因此擁有高比例的特有種與特有亞種。不過島嶼生態系因地形狹小、缺乏緩衝空間,對外來的衝擊耐受力也更顯脆弱。
或許有人並不認為外來入侵種會對我們的家園造成什麼危害,但其實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我們所擁有的珍貴本土野生動物資產,正在快速地流失當中。例如來自東南亞的林八哥、家八哥、白尾八哥與白頭椋鳥等,早已逐步掠取臺灣八哥的生態棲地,並對其野生族群造成嚴重迫害。除了鳥類之外,諸如斑腿樹蛙、綠鬛蜥、鱷龜、紅耳龜、吳郭魚、琵琶鼠、紅尾鴨嘴、美國螯蝦、方環蝶和紅火蟻等,也都在大家缺乏警覺性的情況下,很快變成霸佔臺灣好山好水的外來入侵種。
有鑑於此,臺北市立動物園近年來積極針對外來種議題舉辦各式教育活動,期望藉由互動學習的過程,加深民眾對外來物種如何衝擊生態環境的認知,並推動各項域內保育計畫及落實外來種移除工作,期望獲得民眾支持,共同為臺灣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保育而努力。
臺北動物園保育網:http://www.zoo.gov.tw/
Google+:http://plus.google.com/+TaipeiZoo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TaipeiZoo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TaipeiZ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