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發展過剩的科技及工業,將生命原本的本質和賴以生存的環境扭轉成不自然的狀態。本次藝術銀行2018年新品展主題為「非自然現象」,透過藝術銀行今年度最新購入之精采作品23件,循序漸進由三個子題「滋長˙移植˙開發」、「科技與衝突」、「末世現象」,述說探討生命與環境、起源與進步之間的關聯及衝突,帶領觀者一窺自然環境對於野心的反撲與制裁。
「滋長˙移植˙開發」-生命之起源,是由極小的細胞發展開始滋長繁衍;在自然的環境中,生命有互剋也有互補,但憑心而論,萬物是和諧共處的,不會有單一種生物稱霸自然界而毫無天敵。然而,生物透過自然環境的幫助,或是自身的努力,慢慢有移動遷徙的能力、有智慧思想;在異中求同、在同中求異,偶有群聚、或有離索。當生命發展出更多改變自然限制的能力與方法,原始的小規模社區、村莊和部落瓦解,開發成更多進步的都會城市。
漸漸地,生命因智慧及能力的進步而感到不滿足,有更多的需求和念想,「科技與衝突」隨之而來,生存環境也因進步而產生變化。在工業革命之前,許多不同類型的人類社會與自然共存了無數世紀卻沒有對它造成大的損害;但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對於自然的影響,真正變得具有破壞性。「技術的發展」和「環境」與「人類的自由」之間是不可能實現持久的妥協,因技術是更強大的社會力量,將通過不斷的強迫妥協來侵蝕我們的環境及自由。
人類太輕易讓自己陷入對機器強烈依賴的境地,以至於到最後,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完全聽從機器的決定。工業文明及其產生的後果,對於人類和自然就是一場災難。最終,一切發展至極致,生命(抑或機器)自認其本領凌駕於大自然之上,自然不再主宰世間萬物,而是由生命(抑或機器)主宰這整個環境,造就了許多令人匪夷的「末世現象」。
展出藝術家(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秀、王聖文、伊祐噶照、朱書麒、吳育綸、林正哲、周代焌、林志航、林儒鐸、涂智惟、陳依純、郭奕臣、黃建樺、馮偉中、張獻文、楊順發、賴昱成、蘇子涵
策展人:吳冠瑩
空間設計:蘇承璞
視覺設計:李信宏
展覽地點:藝術銀行(臺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1樓)
展覽時間:107年11月23日-108年2月27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09: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