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北 報導】
大雪後的週日,天氣飄著陣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90坪水稻田依然進行二期稻作的割禾工作,緊接著在冬季要種植大(芥)菜,邀請客庄農夫與都市農夫,分別以收冬、耕種為主題,展開一場時令的田間輪作,也邀請臺北市民來共襄盛舉。依照割禾的工序,稻田化身為勞作地景,並由數個客家社團輪番以稻田為景,帶來精彩的演出,也傳達傳統客庄的生活情境。農村裡從割禾到種大菜,農事工序需要一家人、親朋好友一起幫忙,依年紀負責不同的工作,週日的整天,將由大家合力完成所有工事。客委會主委曾年有表示:「我們在公園內打造一個臺北夥房,運用戶外農場的空間打造一個舞臺,讓傳統與當代的生活文化因為農業而交流、融合再詮釋。割禾是個專業的工作,所以我們邀請專業農夫來示範,讓都市人學習農夫工作的態度與方法,也透過這個平台創造人群互動,來看見農業與客家的各種面向。」
遠道而來的無負擔農場五位農夫,分配好割禾的工作後,便配合打穀機的位置與速度,俐落地下田工作示範,擺放禾稈的位置、數量與方向,都有一定的標準,若是太多人進場踩踏,反而會損傷穀子。在新竹峨嵋鄉推動有機生產、環境教育的他們,經常前來參與蒔田、割禾工作,面對許多民眾想體驗的躍躍欲試,早已有一套因應之道,此外,更安排了拈禾串、搭稈棚等工事讓大家共同參與。而完成割禾、打穀、紮禾稈等工作,稻田將僅殘留禾稈頭在田上,為了把握種植大菜的時間,客家農場的義工農夫們,便馬上開始翻禾頭的工作,也代表客家人勤奮、地盡其利的生產特質。
早期農業工作裡,家人、農業器具與牲畜,各有其重要的功能與價值,割禾後的稻穀,如何變成白米?是許多都市孩子難以想像的事。農場特別借來打穀機、米籮、篩穀器、土礱與石磨等古農具,是早期的工藝智慧結晶,透過民眾親身操作,更有助於理解其原理,也對客家的粄食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本次為了配合「耕種」主題,特別將收藏的各類整地農具:犁、割耙、線車等,由木藝師帶領民眾參與修復的過程,也同時認識各類整地器具。農家主人在割禾後,會以割禾飯宴請來幫忙的親友,來表達謝意,因此,中午特別由志工烹煮農場一期稻作自產的米,邀請與會伙伴共饗其珍貴的美味。
農場的都市農夫們則負責冬季芥菜的栽培工作,從耕耘的技巧、土壤的質地、與種植的方法,透過各類體驗進行教學,也邀請市民加入農場一起種大菜的行列,到明年春天前,可以一起採收芥菜、加工醃製為鹹菜、福菜與梅干菜,又將是一場客家農耕與食農文化的學習歷程。
完成了整天的農事工作,客家人以甜粄圓來謝伯公,也分享與會的大家,有祈福、圓滿之意。今年度由農場認養義工辦理的27場節氣活動,配合時令節氣而有不同的主題,這次,是由米點師的屋頂組義工,為了喬遷屋頂菜園之喜,特別帶領遊客製作粄圓。為喜上加喜,活動末,由永和生態保育社為農場的金雞舉辦一場娶親古禮活動,隨著客家八音團在公園內巡禮,在眾人的見證下,期待來年在農場繁殖下一代。
活動周邊的竹夢市集,有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用食農列車來傳達食農教育、食材料理為主題的綠色下午茶市集,並邀請多位重量級樂團演出。一系列稻田的農事與生活體驗,將隨著割禾、耕種後又將展開,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隨時掌握客家公園網站https://ssl.thcp.org.tw/或Facebook搜尋「臺北客家農場」了解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