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35歲的陳姓女子從事服務業,某天開始會常常恍神、自言自語,甚至跟顧客吵架,主管查覺陳女不對勁,便建議就醫,但家屬無法接受。最後陳女症狀越來越嚴重,無法順利工作,遭到公司解雇。家屬帶她來到臺中醫院精神科找劉怡君醫師就診,經過多次門診、會談、用藥治療,三個月後病情穩定,又可以重新工作生活。
劉怡君醫師說,「思覺失調症」是個腦的疾病,主要和體質有關,環境僅扮演部分影響性,例如:在同卵雙胞胎中,一位罹病,另一位罹病的機率是50%;在異卵雙胞胎中,一位罹病,另一位罹病的機會則較常人高出4-5倍。這個疾病前期或初期,常伴隨著隱微的生活習性改變,例如:個案開始變得社交退縮、獨處房間、過度執著在宗教或玄學方面、工作表現退步、廣泛的身體抱怨、對聲音過度敏感、疑神疑鬼等等;漸漸地數月到數年後,疾病發展至急性期時,個案會顯得性格迥異,容易激躁,總認為有人要加害於自己,自覺被監聽監視,持續抱怨視或聽幻覺,無法規律生活,不重視自己的儀容外表,生活喪失動機等等,若無及早治療,個案認知功能將會提早的退化,降低其未來獨立自主生活能力。
此疾病的終身盛行率約略是1%,也就是每一百個人裡面,有一個人終其一生會罹患此疾病,發病年紀甚早,男性落在10-25歲,女性則落於25-35歲;也因為這個疾病常在青少年或青壯年期時發病,因此很多人常會誤以為,是因為病患本身抗壓性低、無法獨立或父母教養問題等因素造成罹病,然這個說法說是不對且無濟於事的,畢竟病患在這個花漾年華時生病,對整個家庭來說已是個巨大的衝擊,更遑論生病這件事情本身,也並非一己所能夠選擇的。
所幸拜現代醫療的進步,對於腦的結構與功能的更多認識,有許多相關藥物得以協助病患康復。一些既有的刻板印象,例如:認為吃精神科藥物會控制思考,會肢體僵硬等的說法,讓許多病患卻步就醫,然而現行主流抗精神病藥物,皆主在調節腦本身固有多巴胺的濃度,使其恢復平衡,並無接管大腦運作之疑慮,也大幅降低藥物對睡眠或動作之影響,對於腦功能的維持實是助益良多;此外,針對每位病患的喜好與特質,藥物的劑型也有不同選擇,包括口服藥物與長效針。
在協助病患康復的就醫選擇上,除了急性緊急狀況下,提供住院治療外,個案也可選擇門診治療,個案保有自主性,醫師也得以定期關心個案與家屬;針對無法規則就醫的個案,也可以選擇居家治療,以增進治療的連續性;針對希望生活重建的個案,日間留院有其重要性,日間留院主要是在醫院的環境當中,設計並模擬社區生活型態,學員固定於工作日參加職能復健活動,循序漸進地融入社區或職場。
臺中醫院精神科劉怡君醫師提醒民眾,除了就醫方式與藥物的選擇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協助病患與家屬共同走過治療的長路,已知良好的家庭支持,顯著降低疾病的復發率,因此家屬如何適度減壓,包括安排休閒活動、參加支持團體、找心理專業人員諮商等,皆頗為重要,家屬調適與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下,將有助於病患疾病的復原,重建完整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