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新民生報

2018 NTT-TIFA─克里斯.瓦東克 《I/II/III/IIII》

【記者 江文賓 台中 報導】

從經典芭蕾《天鵝湖》中的「四小天鵝圓舞曲」獲取靈感,比利時跨域全才藝術家-克里斯・瓦東克 (Kris Verdonck) 的作品《I/II/III/IIII》,運用自動化機械裝置創造懸浮於舞台上的舞蹈景觀,宛如優雅而殘酷的黑天鵝之舞,顛覆一般人對美的理解!

《I/II/III/IIII》將在本周六日(4/7-4/8)上演,藝術家克里斯・瓦東克擅長營造氛圍張力及挑戰感官衝擊,探究控制與無助、生命與非生命的界線。瓦東克說:「攻擊與恐怖必須潛藏於畫面之下,不是說你必須第一眼就看出來,但隨著恐怖性的增強,它轉化為美的可能性就越高,那是一種美感體驗。」

《I/II/III/IIII》逐步從感性幻想走向理性思辨
克里斯企圖在《I/II/III/IIII》呈現詭譎的殘酷之美。他以馬拉帕爾泰的小說《毀滅》中的一段情節為例:幾百隻的馬群奔逃,衝進芬蘭作戰前線附近的一座冰湖裡,凍死形成一座座淒美的冰雕。這些「冰凍馬群」表現出極端恐怖與純粹之美,如同舞者整齊劃一的舞蹈動作。

對比經典芭蕾《天鵝湖》中完美的「四小天鵝圓舞曲」,對瓦東克而言,手牽著手、相互平行的4名舞者做出一樣的姿勢,反倒像一群機械人。4名來自阿姆斯特丹國際編舞中心(ICK Amsterdam)的女舞者,被機械裝置懸吊於空中,像是懸絲傀儡般,依序獨舞、雙人舞、三人、四人舞。舞者在空中倒立、跪臥、旋轉,塑造一種驚險的期待和極欲探究的魔力,舞者盡可能同步每個動作,但仍試圖控制肢體擺脫機器,看似優雅的表演,卻相互矛盾、拉扯,是一齣引人進劇場自我思辨、自我對話的作品。

2007年於比利時根特首演後,陸續受邀至瑞士、荷蘭、法國、瑞典等藝術節和劇院演出。2018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共同策展人克里斯汀.赫佐表示:「《I/II/III/IIII》以極簡的舞台與表現手法,重新定義舞蹈重心。」瓦東克的作品,不僅讓觀者感受巨大的視覺衝擊,更能夠探觀其洞悉事物的視野,是當代藝術不容錯過的藝術家之一。此外,本周三(4/4)克里斯將於角落沙龍親身分享,更能直接瞭解他如何將美學與政治議題,利用機械、數位媒體及身體,巧妙地讓物件與表演者擦出火花。

對機器的痴迷 蛻變為難以歸類的鬼才藝術家
克里斯・瓦東克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他說:「小時候,我父親會帶我去軍事基地的實驗室,那裡有F16戰機的發動機,光是看他們解說與示範,我可以在那裡呆上幾個小時。」對機器的痴迷也令他深信機械世界可以獨立生活,擁有自己的生命。讓無生命體突然活動起來、機器人被賦予人的個性,不光是將新科技及媒體「用」在劇場環境,他更要讓觀眾看見科技對人們日漸高漲的影響。

遊走於造型藝術、裝置藝術、錄像、行為藝術、空間雕塑與劇場,累積超過40部作品,克里斯從2000年初開始從事創作,2007年首次以劇場形式發表作品《I/II/III/IIII》,2008年更受邀於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集結其裝置作品展出,成為一個歷時約兩小時的劇場展演。同年,在布魯塞爾藝術節發表以劇場為型式的行為藝術作品,讓我們看見其裝置及行為藝術作品在劇場當中的可能性;2013年更受邀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年度國際大展:「迫聲音-音像裝置展」,展出錄像作品《人像柱》及《近昏厥》,透過作品反思生命的跌宕、重生與循環。

鮮明的哲學關注 傾聽物件、機械與人
克里斯常提及,創作必須要「去傾聽物件、機械與人」。透過機械與表演者的互動,瓦東克想要凸顯一種自然與人工的曖昧狀態,「當表演者與機械裝置的關係越緊密,我們越能看到並瞭解這兩者的人性」克里斯分享到。例如,《IN》(2003),表演者浸泡在透明水箱中,只靠透明管線維持呼吸,處於「有機生存」狀態,他們被剝奪了感官知覺,觀者能清楚地聽到他的呼吸與心跳聲,其壓迫、恐慌感不斷刺激著觀者。《HEART》(2004),女演員配戴心律偵測器,每計算500次心跳一到,懸吊機器瞬間將身體往後拖高,撞擊牆壁後落地,表演者整裝回到台前,再等待500次心跳後的恐怖循環,他將生命機能參數,直接轉為機械啟動條件。瓦東克曾說過,「如果一個畫面不夠暴力,那就會變得乏味、軟弱、安靜」,亦期待觀眾能看見《I/II/III/IIII》的殘酷與美,並為之著迷。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