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動脈導管是一條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的血管,是胎兒在媽咪子宮內進行胎兒循環所需的重要捷徑之一,胎兒祇能依賴母親的血液循環,經由動脈導管,將氧氣及營養輸送到胎兒全身的體循環中。
所以每個嬰兒的動脈導管在出生時是開放的,若出生後持續沒有關閉,就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Patent DuctusArteriosus;PDA)。「開放性動脈導管」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5%⾄10%,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開放性動脈導管的發生率和母親懷孕週數、嬰兒的出生體重成反比。越提早誕生、出生體重越輕的寶寶,發生率就越高。足月兒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一,早產兒發生率為足月兒的4倍,可高至千分之四。在懷孕週數32週以上的早產兒,有20%有PDA;懷孕週數28週以下的早產兒,卻有高達60%有PDA。而開放性動脈導管在出生體重<2500公克的新生兒,發生率有30%;出生體重<1750公克的發生率為45%;出生體重<1000至1200公克的發生率為70 – 80%。因開放性動脈導管而導致充血性心衰竭的早產兒當中,出生體重<1750公克的發生率為15%;出生體重<1500公克的發生率更高逹40 – 50%。開放性動脈導管雖然很單純,卻是早產兒和極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照顧上不樂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因容易引起心衰竭以及其它嚴重的合併症,如肺高壓和肺出血等。
臨床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會先使用內科藥物治療,若無效,早產兒過去治療的唯一方法是開刀由左後側開胸進行動脈導管綁紮手術。傷口面積較大,小病嬰術後疼痛,且留下疤痕。但隨著診斷技術的提升,以及心導管微創關閉技術的進步,臨床上可作為早產兒儘早治療此問題的另一選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郭業文主任表示黃媽媽懷雙胞胎,懷孕33周時早產,哥哥和弟弟出生時體重各別僅1900及1800公克,這對早產兒在出生後,原本肺部就尚未發育成熟,更加上因「開放性動脈導管」,逐漸有心雜音伴隨呼吸急促,呼吸喘,心臟擴大,肺壓高,三尖辦及二尖辦嚴重逆流,心臟擴大等心臟衰竭的現象,雖經反覆內科藥物治療,以及強心劑、地高辛,利尿劑等多種藥物治療仍無效,且體重發育停滯。經仔細評估並與家屬討論後,各別於出生2週及3週大時,在加護病房醫師、護理團隊合作下順利幫這對雙胞胎早產兒完成心導管手術治療。手術後,兩位雙胞胎的體重成長明顯進步,目前追蹤至4個月大,體重已各別增加至6公斤和5公斤,已接近一般正常嬰兒的體重。
絶大部分正常新生兒在出生後約2至3天,動脈導管就會自行關閉,若沒關閉,較大的「開放性動脈導管」會讓主動脈的血流大量持續分流到肺動脈,導致心肺負擔增加,肺壓逐漸昇高,肺充血,肺水腫,心臟擴大甚至引起充血性心臟衰竭而有生命危險。此時必須及時施以心導管手術,成功關閉開放性動脈導管,才有機會挽救病危的新生兒,救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