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爸爸!你看!那是鯨魚ㄝ!」「媽媽我要跟寶特瓶禮服拍照。」慈濟台中分會在后里森林園區「A11好神宗教燈區」設置展位,一個個裝置藝術作品吸引眾人目光,2月8日開展、2月9日兩日共超過6千多位訪客參觀,大人小孩都對回收物變成亮麗的裝置藝術感到驚艷。展館共使用約8千多個寶特瓶,這些作品未來將繼續沿用放在其他活動展區,或是製成衣服、筆等生活用品。
慈濟台中分會應台中市府之邀,在后里森林園區設置燈會展館,推動環保30年的慈濟為了傳達祈福與落實環保均能兩全其美,利用會所原本就有的作品、環保站的回收物,北、中、南區慈濟志工一起投入台中燈會慈濟展區的設計與執行。
台灣每年回收約45億支寶特瓶,能夠塞滿3座101大樓,但回收後的循環使用率仍低,慈濟在台中燈會展區就有一個大愛感恩科技自成立至今的節能減碳統計,除了減排二氧化碳、減省石油、節約水資源,還有將回收寶特瓶再循環利用的數字。
展館內用寶特瓶組裝的101大樓,遊客看到紛紛駐足拍照、打卡,另一個「鯨魚的眼淚」也是用寶特瓶拼裝而成,白天在陽光下光彩耀眼,夜晚則是用藍、綠、紅三個顏色燈光呈現鯨魚的內心世界,藍光、綠光象徵海洋生物原本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中,但因誤食塑膠製品而內心悲傷,呈現紅光。
一位小妹妹認真地看著「鯨魚的眼淚」說明,表示為了不讓鯨魚再落淚,她要減少使用寶特瓶;另一位小弟弟看到瓶蓋也能製成祈福燈簾,感到很有興趣,媽媽也鼓勵他回家試著組裝看看。
慈濟在台中燈會153坪的展區共使用約8千個寶特瓶打造,從瓶身到瓶蓋均再次使用。每個寶特瓶都經過環保志工的用心清潔,這些工作一直是環保志工的如常生活。為了這次燈會,環保志工將寶特瓶從洗淨、消毒、風乾、除溼、擦拭乾淨等繁瑣過程後,才能開始拼裝、設計,為了不耗電力,志工用力把水先甩掉,再讓寶特瓶自然風乾,再進行下一個步驟。
拼裝與剪裁過程,例如剪裁蓮花燈的花瓣,寶特瓶的厚度也讓在台中靜思堂志工做到雙手又紅又腫,慈濟志工林淑嬌表示:「一朵蓮花,層層堆疊,總共要六層,需要六個寶特瓶,每個花瓣的修剪有弧度,邊緣圓滑不尖銳,限於材料只能做四百多朵,完成的蓮花加上燈光閃爍,非常美麗。」
展館內的「寶特瓶人」穿的是綠色閃亮的寶特瓶裙,出自志工洪憶音巧手剪裁,洪憶音說:「每個寶特瓶剪裁成六到八個花瓣,花瓣再做捲曲,將一大一小兩個寶特瓶套在一起,最後數十個瓶身串聯,穿在『寶特瓶人』身上,如浪花蕾絲般的美麗眩人。」看到一個個作品完成,志工也忘了手上的又紅又腫又痛。
五個裝置藝術人偶,有的穿上綠色閃亮的寶特瓶裙,也有的用回收寶特瓶蓋黏貼,這些都來自台中的慈濟環保站。例如「時尚麻豆」需要用白色、藍色、黑色的瓶特瓶蓋黏貼,慈濟志工林淑嬌表示,需要的材料只要環保站有,一定使命必達。
負責這次慈濟展區的慈濟志工窗口沈國福、吳麗華,從設計到執行、從動員到彙整各方人才的作品,細數每個作品背後志工團隊的巧思與投入,把現有的資源再利用,減少對地球的資源開採,達到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