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 1 月 17th, 2025
慢性腎臟病患鈣磷控制不佳之影響SONY DSC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吳小姐30歲前任職百貨公司櫃台小姐,患有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於前年因尿毒症明顯開始接受長期腹膜透析(CAPD)治療,因常吃火腿三明治、肉鬆等過量高磷食物,又常忘記或不正確服用降磷藥物,導致高磷血症。去年11月手指及腳趾和四肢多處發生皮膚鈣化,甚至血管鈣化明顯 (如圖治療前) 。患者因生病無業,無力負擔自費降磷藥物,雖短暫改洗血液透析,未能改善堆積在周邊的鈣磷沉積物。後因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造成腎骨病變及骨質疏鬆,去年一次跌倒後右股骨頭骨折作全髖股關節置換手術。最後因持續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今年二月只好接受將副甲狀腺切除。術後再配合自費磷結合劑服用, 治療後皮膚鈣化及血管鈣化已明顯改善 (如圖治療後)。

慢性腎衰竭的病人,隨著腎功能的下降,會有低血鈣與高血磷的發生,一般而言,約在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時,就會開始有高血磷、低血鈣與副甲腺機能亢進。病人的高血磷,除了會有低血鈣或心率不整的併發症之外,亦會有骨質缺乏、血管鈣化、副甲腺機能亢進以及軟組織鈣化的問題,高血磷亦是病人死亡率的重要危險因子,血磷每上升1,就會增加10-18%的死亡風險,即使病人進入末期腎病變,透析對於血磷的清除仍然有限,故病人需要服用磷結合劑。

現在的磷結合劑,分成含鈣與不含鈣的磷結合劑,含鈣之磷結合劑,長期服用會使鈣磷沈積在血管與軟組織中,使用含鈣磷結合劑會使病人的死亡率上升高達22%!除此之外,亦會有其他腸胃道不適的副作用。然而,於臺灣目前的醫療環境,不含鈣的磷結合劑全部均需要自費使用,每個月動輒需要上千元,常常使病人裏足不前。

病人的鈣磷控制不好,會造成骨骼易骨折,亦會造成全身四處鈣片,如心臟血管、關節、腦部血管、瓣膜、神經、腸繫膜血管以及肺部等等,會造成後續更多的問題。在心臟血管的沈積,就容易造成心肌梗塞與心臟衰竭; 而在腦部血管,則易造成中風; 在神經的話,則易造成手腳麻痛; 在腸繫膜血管鈣化,則會造成缺血性腸炎而造成腹膜炎; 肺部的鈣化,亦會造成長期喘與運動耐受力差。

高血磷、低血鈣與副甲腺機能亢進,從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就開始,隨便腎功能愈來愈差,情況也愈來愈嚴重,即使病人進入了透析,仍然無法完全解決鈣磷控制不佳的問題,這些問題,就像是掐住腎臟科病人的脖子一樣,嚴重影響腎臟科病人的存活率。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SONY DSC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