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英/台北報導】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主辦的「蒸雲洗石—周澄八十回顧展」自9月26至11月3日在該館中山國家畫廊盛大展出,9月27日下午2時30分舉行開幕式。出席貴賓包括立法院游錫堃院長、文化部陳登欽主任秘書、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許水德董事長、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先生、台南市美術館董事長黃光男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林柏亭教授、知名水墨藝術家歐豪年教授、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果東法師、中國佛教會理事長淨耀長老、策展人熊宜敬教授、展出藝術家周澄教授伉儷及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等。
藝術家周澄教授,字蓴波,1941年生於宜蘭羅東,齋名「慎獨草堂」、「小雪樓」、「鏡秋書屋」、「居山堂」。1954年即以14歲之齡加入頭城「八六書畫會」,從康灩泉先生學習國學詩文,正式接觸書畫;就讀頭城高中時從國文老師前故宮博物院江兆申副院長研習書畫篆刻,並涉獵詩文。1961年考入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後仍隨侍江兆申教授,於1963年正式成為江兆申靈漚館弟子,爾後又成為王壯為「玉照山房」高弟。書畫篆刻作品1973年於國立藝術館首展「周澄書畫篆鎸展」,1974年與書法同道成立「換鵝會」,多年來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國父紀念館及宜蘭美術館等國內重要展館及藝廊個展十餘次,2003年為臺灣第一人應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展出「臺灣周澄書畫篆刻展」,並出版《過眼皆為所有-周澄作品集》,亦在英、美、加、日、韓、大陸等地美術館、博物館、畫廊個展多次。也曾隨著國內藝術家至馬其頓、捷克、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巴拿馬、波蘭及西德展覽,書畫篆刻造詣斐聲國內外藝壇。
立法院游錫堃院長致詞時推崇與他同為宜蘭人的周澄教授,不論在書壇還是畫壇都是國際級的大師。他遊遍名山大川,不管是臺灣、中國或到世界各國,將所領悟到的帶入書畫之中,表現在作品上。他的書畫獨樹一格,以自然為師,並引用老子《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來形容其作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以其中的「和」來讚賞周澄教授的作品。游院長更表示,他在周教授的畫作中體悟到柔和,但柔和中蒼勁有力又渾厚,渾厚中又見豁達大度。相信這次回顧展一定是非常精采,也希望周教授能持續創作,為臺灣帶來更多精采的作品。
文化部陳登欽主任秘書今日代表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參加展覽開幕,他說明文化部近年來推動「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透過有系統調查、盤點、蒐集、研究藝術檔案史料,再現臺灣藝術家作品。藝術家用他們的語言、媒材跟社會大眾溝通,我們透過辦理展覽、演出、研討會、講座、論壇、資料數位化、資料庫建置等來推廣臺灣美術,讓國人認識,持續傳承。周澄教授為人無私、慷慨,義不容辭為地方(宜蘭縣)服務、用書畫為臺灣留下文化資產,他在宜蘭是宜蘭之光,現在則是臺灣的國寶。
國父紀念館梁永斐館長表示,因2年前受邀主持中正紀念堂舉辦的「禪茶一味—淨耀法師、繼程法師、周澄教授書畫聯展」的「墨緣談心座談會」而深入閱讀周教授所有的書籍與作品,發現周教授的作品專業又博大精深。周澄教授的治學嚴謹,為人謙和圓融,書畫篆刻的用功、專業、獨特、深厚、創新,在國內藝術界可說是數一數二。半個月前代表文化部李永得部長到醫院探望住院的周澄教授時,特地向周教授承諾將全力以赴辦好本檔展覽,感謝周教授對藝術傳承的貢獻,在藝術界不只是一股清流,更是一股強大的水流。
周教授從初中時就跟隨名師學習詩文,廣泛讀書,篤行「腹有詩書氣自華」。2016年集結序文、文章、小品及詩草出版《居山堂文存》,可說是深具人文氣息的文學家。周教授為人謙和對學生總能視如己出,自1975年起任教私立實踐家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立藝專美術科作育英才無數。可知周教授是集文學家、教育家、書畫家、金石家於一身的全方位藝術家。在國際上,1999年3月獲得英國牛津聖喬治大學藝術學榮譽博士,並出席多場國際藝術教育研討會,可謂是國際藝術使者。
策展人熊宜敬教授表示,周澄教授的作品,從臨摹挺進傳統,由寫生突破傳統,「筆筆有古人、筆筆有自己」。這次展覽除展示周教授的書畫作品之外,還包括周教授平常日課的手稿,這些都是他日夜不綴地鍛鍊筆墨基礎的成果,也是對後學最好的示範,讓他們了解深根基礎的重要性。
本次大展展出周教授各個階段精選佳作237件,包括水墨作品72件、書法作品19件、篆刻作品35方、線裝書65本、陶瓷9組及文物37組,揭櫫周澄教授一甲子以來對書畫金石與國學詩詞錘鍊不怠的純一態度與實踐力行及作為後學依仁遊藝的範示。並配合展出主題於10月17日下午1時於中山講堂辦理「蒸雲洗石—-周澄八十回顧展」座談會。相關資訊請逕上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或電洽該館服務臺(02) 27588008分機54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