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北 報導】
拋開傳統包袱 開啟台灣小劇場運動
「蘭陵劇坊」1977年開始醞釀,1980年正式創立,前身為耕莘實驗劇場,為台灣第一個實驗劇場,而金士傑在前團長周渝卸任後,接下團長位置,並且邀請到美國學成歸國的心理學博士吳靜吉擔任指導老師,將他在美國紐約La MaMa實驗劇坊學習到的訓練方式,帶給蘭陵劇坊的團員。他獨特的教學方式,以及洞悉人性的敏感,都讓團員印象深刻,金士傑回憶說:「當時上課的氣氛很慵懶,只是要大家放鬆,我們愈急,他就愈慢,好像在比賽對時間的寬容。」也因此團員們接觸到以往完全不同的表演訓練,也學習拋開自身的包袱,打破心中各種層面造成的藩籬。
「在做某一種像嬉戲、遊戲的心理開放訓練時,我們如同兒童一樣,一腳踢開階級、性別等許多你我之間的差異。並且藉由許多練習,一起目睹了一部分赤裸的大家與赤裸的我。」金士傑這樣回憶。也因為這樣開放式的訓練,造就了《荷珠新配》以及其他幾齣在台灣劇場界如同平地一聲雷的精彩花朵,影響台灣劇場界極其深遠。
生活即實驗 一層層往心理尋覓的人生況味
因為蘭陵40周年,大家討論許久,最後決定演出《演員實驗教室》,這個必須挖掘每個演員心中那塊可能藏得很好的地方,導演金士傑說:「我不只參與導演與演員的工作,這一次更是編劇統籌,因為這次每個演員都是編劇,讓他們比較為難的是,劇本不是瞎掰的,而是他們真實生命的故事。」導演金士傑這樣說明這次《演員實驗教室》最大的特色。「困難的點是,他們又想好好地說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但又近鄉情怯地害怕把自己變得太赤裸,怕太表露自己害怕、羞怯、想躲藏的東西,這就是這一次最大的挑戰與難題。」
《演員實驗教室》原始版在1983年於南海藝術教育館演出,當年演出的演員包含金士傑、馬汀尼、楊麗音、鄧安寧、王仁里再度聚首外,再加入前後期的蘭陵人:劉若瑀、趙自強、游安順、陳芑旂、柯清心、王耿瑜、賀四英、馬修、黃哲斌,以他們生命中想分享的吉光片羽,用最簡單但真摯的方式,重現在觀眾面前。演員之一王耿瑜,就是因為當年看了蘭陵的《演員實驗教室》,認識蘭陵,加入蘭陵,開始了她不同的人生道路。
「當年這個戲,台上站著的演員是20歲到30歲。此番上陣,每個人都加上35歲,他們口中說出的人生故事,與之前相較自是大不同,而這也正是我經手此戲一大動力。大家不約而同的鬆了、疏了、起皺了、下垂了,梁山好漢老來聚義廳重聚,和和樂樂,嘻嘻哈哈,那滋味我真不會說。」金士傑談到這一次排練的感覺,很驚訝地大家重聚首,並不需要許多試探或是磨合期,幾乎一下子大家就進入狀況,歸功於當年大家建立的默契,以及這些年從不間斷的友誼。也因此這一次的合作,不只大家會互相幫演,也會互相給意見,當年蘭陵的精神與創作方式,依舊在這次裡面。
關於這一次的演出,導演金士傑並沒有特別想要傳達出甚麼高深的體悟,或是開創甚麼了不得的創意,反而用最簡單的形式,用最真誠的方式與觀眾對話。他說:「我們就如同劇場的老大哥一樣,老大哥不一定要高或強,老有老的退功,老有老的得與失,他只是站在他的位置,釋放他的溫暖,並沒有想要開創什麼,或是暗示蘭陵的徒子徒孫們什麼,反而是一種熱身與熱心,不問收穫,做好自己身為戲劇人的樣子。」
蘭陵40《演員實驗教室》
5/4(五) ~ 5/6(日)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票價:600 900 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兩廳院售票系統www.artsticket.com.tw 02-3393-9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