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1 月 15th, 2025
繡復解密 北港飛龍團大龍旗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於6日於台南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舉行「繡復解密~北港飛龍團大龍旗世紀刺繡工藝修護成果特展」開幕式,以織品文物修護為主軸,集結國內外專家學者及文資中心修護人員等投入參與。

北港飛龍團大龍旗為1926年製作完成之大型民俗織品文物,素有「車倒三間店」(繡倒三間繡莊) 的傳說,是目前臺灣刺繡類織品文物中尺寸最大的旗幟。大龍旗的旗面以龍形立體刺繡為主軸,四周分佈蛙、魟、蜆、鯉、蛤、蝦、蟹及鰻等不同的水族生物刺繡,因其傳統工藝、文化歷史價值與獨特性,雲林縣政府於2013年登錄為「一般古物」。在歷經90多年歲月後,文資局於2013年5月底進行現勘並提供保存建議,2014年起由文資局文資中心負責進行「大龍旗」修護作業,經由專業修護團隊齊心努力,終於完成現階段修護成果。未來除物歸原主外,如何將修護成果加值應用並宣傳推廣,成為本次特展責無旁貸的重要使命。

文資局施國隆局長表示,大龍旗的文物修護作業,經由文資局修護團隊和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齊心努力,將大龍旗分別進行修護,目前已完成現階段修護成果,期待大龍旗修護案可以成為一個典範,藉由這個案例逐步建立屬於臺灣織品文物的修護體系。施局長也提到特展以「織品文物保存與科學修護」為主題,展覽中包括織品類一般古物之刺繡技法調查,並歸納出30種目前臺灣常見的傳統技法,大龍旗上則運用了其中的26種,由此可見大龍旗於刺繡技法中的重要性。

本次特展規劃有修復祕笈大公開、修護師的十八般武藝、臺灣第一旗:你不知道的祕密等趣味單元,還有化身為水族人物修護師的繪圖互動投影牆與大龍旗修復體驗區,讓民眾預約體驗一日修護師的課程,展覽期間將舉辦12場親子體驗活動、2梯次青少年營隊、4場專題講座及特展導覽等教育推廣活動,藉此提昇國人對文物保存議題的興趣,增進大眾對織品文物的保存認識,進而珍惜並共同守護臺灣珍貴的文化資產。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