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臺中榮總泌尿外科為使病友獲得更多有關「攝護腺癌中後期治療療程之選擇及改善相關副作用的資訊」,進而提升治療效果,改善病友生活品質,自去年起開始舉辦攝護腺癌病友活動,175人次參與,迴響熱烈。為服務更多的病友,今年擴大舉辦,除了提供相關衛教照護課程外,還安排病友的治療經驗分享,希望透過成功治療經驗的分享,讓病友們相互扶持一起面對疾病,積極接受治療,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
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衛生福利部公佈十大癌症發生率攝護腺癌位居第5名,死亡率位居第6名。而攝護腺癌是一種較沉默疾病,大多民眾未去重視它,通常早期少部分的人沒有任何症狀,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較細、尿會斷斷續續不乾淨感覺、頻尿、夜尿、血尿、血精、骨骼或腰背部疼痛、骨折或脊椎受到壓迫而產生神經的症狀..等等。一般民眾未有定期篩檢習慣,發現有上述症狀常認為是攝護腺肥大或老化症狀而不以為意,當出現更嚴重症狀去檢查時,往往已確診為中後期攝護腺癌,這時病人多會面臨疾病治療的恐慌迷惘及許多未知歷程和可能相關副作用,甚至在家庭社會多重心理壓力影響下,易導致病友身體與心理等相關衍生問題。
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依期別有不同選擇,前期治療主要以根治性手術治療為主,而初始診斷後期治療有多元性治療方式可以選擇,目前除了荷爾蒙治療,還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同位素治療、臨床試驗等等,讓病友了解攝護腺癌是能夠控制且可以治療之疾病。所以病人除了須釐清應用多種治療方式治療及照護知識之外,心理彷徨調適與家屬支持為照護之重要一環,進而提升病人及家屬的自我照護能力,有效陪伴病人緩解疾病症狀和副作用所帶來的衝擊,並尋求心理平靜以順利度過治療的過程。
攝護腺癌不再只侷限年紀大的中老年男性,基因遺傳仍為主因,故建議40歲以上有攝護腺癌家族病史之男性,須開始接受定期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無家族史者可從50歲開始,不能輕忽。且早期發現接受正規治療不但可以控制疾病,還能即早恢復正常生活並增加存活率。
個案說明:
王先生 75歲 無職榮
95年11月因追蹤抽血PSA 高至10.25,95年12月切片診斷攝護腺癌,醫師建議採手術治療,但因考量去醫院太遠,故拒治療,並至家附近診所拿取藥物服用,未採醫院建議的正規治療,直至105年2月解尿不出來、下腹部疼痛劇烈至急診就醫,PSA:275診斷病情惡化,並開始荷爾蒙治療,隔年6月化學治療,目前標靶治療規律的治療中,鼓勵大家須配合醫師建議治療,不可自行中斷不去治療,甚至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導致疾病持續進展,病人說:「自己是個不乖的病人,沒有遵從醫師建議,繞了一圈,才發現正規治療才會有真正生活品質,給大家引以為戒」。
劉先生 69歲
病人說:「我自己隨時都在準備勇敢面對死亡,不怕死亡來臨!」,之前因背部疼痛1~2年未理會它,診斷攝護腺癌第四期,後3個月日子裡過的像瘋子般的生活,非常徬徨,覺人生從此進入黑暗被判死刑一樣,後續自己接受治療後,疼痛改善,生活有品質及回歸正常,心情情緒也跟著開朗。今年攝護腺癌已邁入第11年,經歷過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現在規律標靶治療中;且前2年又診斷第2個癌症大腸癌,也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因自己這樣的經歷及改變,常以自己為例開導類似個案。病人說:「除調整好自己情緒心境去面對,要每天規律運動,配合醫師的治療才是最重要的」。